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象西藏

(2007-08-30 19:16:13)
标签:

随笔/感悟

远方

自由

永生永爱

 
  我从没有到过西藏,但身边有许多人到过这个地方。前几日,我与中国散文学会的王宗仁老师一起吃饭时,对西藏又加入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王老师年轻时当兵在青藏高原,一些散文作品就反映那里的生活。早些年,有一叫马丽华的作家写过一本关于西藏的书,可惜我没有看过。另有一个作家马原写过相关的小说,倒是看过,只是印象不很深了。
  近日,突然在邮箱里收到rr发来的一些她在西藏的照片,让我在意外中一时间感到万分惊喜。青藏高原刚刚通火车不太久。我看着rr背着书包在卧铺一侧以行者的姿态向那个迄今对我来说还很神秘的那个远方出发,就禁不住一阵激动。我想起当年那个唱过《青藏高原》和《好人一生平安》的歌手李娜,只因迷恋青藏高原,后来就削发为尼了。女作家毕淑敏也因在西藏一个叫阿里地方当过兵,文字里也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宗教情结。
  难道,西藏是一个让俗人能够点石成金的地方?
  rr从西藏回来,就和我讨论起了佛教的问题。关于生死轮回,关于因果报应,关于众生平等,关于吃斋念佛,关于命运和定数,关于作恶行善,关于天堂地狱,关于善始善终,关于人性和神性,关于修身养性,关于建功立业,关于淡泊明志,关于定力和心境,关于入世和出世,等等。我发现人不仅仅一个外化的简单改变,真正的改变正在于内在的心。这就是无论任何时候有一颗爱人的心,与人为善,尤其对待自己的爱人能够始终如一把心里的爱坚持到底。
  我无法想象西藏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至少生活在世俗的场景和平庸的常态之中有这样一个让人神往的地方。因为,你生活在功利之中,生活在压迫之中,生活在更多的无常和无奈之中,生活在想摆脱束缚而又难以摆脱之中,所以才有了对远方的向往。
  这一切,其实是作为人的本能反应而已。我不仅仅是对那个虚拟的远方的向往,而是作为人本身都会具有的对自由的向往。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而我说,生活的“别处”,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男男女女对自由的真实渴望。所以那个“别处”实际上就是我们已经坚持很久的那个个人自由和那个永生就永爱的比金钱更为宝贵的东西。
  西藏虽缺氧,而且还有高原反应,但有点弱不禁风的rr还是在前往西藏的路上时那么义无返顾。rr说,那里的风景非常美丽,是一种无法复制的美丽。她说让人不忍心拍照,也无法传达那种没有一点人工污染的自然之美。这一点,让我等长期生活在汽车尾气和城市水泥森林里的人是难以想象的。虽然有些诗人悔不该生活在李白杜甫时代是可笑的,但我还是被rr描绘的西藏所长久地深深感动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