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月13号在中国传媒大学看了陈逸飞的《理发师》。前半部还可以,尤其日军进攻上海的镜头,很有现场感。一些画面也很讲究,不愧是搞画出身的。陈导还是满认真的,一心想拍一部中国版的《静静的顿河》,以小人物的命运来折射一个正在变动的时代。比如,抗战、内战和四九后的镇反等等。电影后半部拍得太假了,一点也禁不住推敲。理发师与女主角的再次相会人为痕迹太重,直奔主题了。中国这样的电影,与当年前苏联反映二战的《士兵之歌》和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片子,有距离,缺少对战争的反思,缺少对人的真正关怀。供参考。
前一篇:李迎兵:母亲节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