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迎兵:寻找爱的方式

(2006-05-10 19:04:22)
寻找爱的方式
李迎兵
 
  有一阵子,我无法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因为,我的生活状态一直是这样平庸和狼狈。我的心里充满了焦虑与担忧。写作对于我来说,一时间成为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或者说写作已经游离于我的生活之外。我的思考越多,也就写得越少。
  于是,我有时就跑到邻居家,看他们那刚刚5岁的儿子小阿宝翻跟头玩。小阿宝多半年来一直在电视机前盘腿打坐练神龙十八掌,那一张小脸上是一副非常虔诚的表情。大家都说他快要练成了,但总也练不成。他的理想就是尽快练成神龙十八掌。还有一次,小阿宝从幼儿园回家。他对走在后面的爸爸极其认真地说:快走吧,老爸!我把你弄丢了,回去老妈又要训我啦!他这孩子气十足的话,让小区里的不少人开怀大笑。
  果然,我和小阿宝成为朋友之后少了许多没来由的烦恼。我想正是这种美好的童真和自然的天性,使我突然间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在懵懵懂懂和磕磕碰碰的生活常态之中,豁然间一亮。这一意外的馈赠,又一次成为了我写作的驱动力。
  写作是什么?有人说,写作是一种对童年和故乡的回望。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我那年跑到北京之后这种在写作中的回望,不仅没有随时间和距离而消失,反倒更加强烈了。也许,正是小阿宝让我又一次坚定了这种认识。写作者没有必要迎合和贴近什么,而是应该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写,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个性去写,顺其自然地写,扬长避短地写,满怀热情与虔诚地去写。无论一个人走多远,他是不可能走出自己的。比如,一个人的出生地、童年和故乡,以及相关的一切,也许正是成为他一辈子的写作资源。再比如,一些北京鲁迅文学院的老师和朋友总说我的普通话不够地道,里面有一种类似于老陈醋和玉米面窝窝的味道,尤其一些饮食习惯、行为方式等,自觉和不自觉地有了这种倾向。一个人的记忆深处埋藏有很多类似的细节,不仅不被人所知,甚至也被他自己所忽视。它们就这样埋没在个体生命的枯井里,埋没在岁月的风沙里。我的优势也许正在这种不断的发现和开掘里,但我的局限也正在这里。“我希望能够作为老百姓去写作,而不是为老百姓写作。”(莫言语)许多作家实际上一生都在写自己,不是像福克纳去写故乡那样一个邮票般的地方,就是如同卡夫卡去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大多时候也只能够去写自己。
写作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寻找一种爱的方式。或者说,写作者在与艺术中的另一个自己相遇,他不需要专门去模仿谁。他是他自己。而且,他也只能成为他自己,决不会是别人。他在和自己天天做斗争。写作的源头正在这里。由此,小阿宝让我觉得童年和故乡永远存活在我的记忆里。也许,我的方式不是一开始就是按部就班的主动选择,也有很大成分上的不确定性,比如性格决定命运,比如一些外部的原因等等。我不会成为别人,我只能够成为我自己。作家的写作永远处于“正在进行时”。加缪笔下的西西弗神话即体现了这样一个永无休止的写作过程。  
  我力求在写作中把自己作为一个生物标本来分析。这一点,在小说集《温柔地带》里作了一些非常有限的尝试。小说共有22个中短篇作品,由于是我不同时期写作的,难免在内容和质量上有些参差不齐。在这之前,我还有两个长篇,其中一个出版后2000年在二渠道中销路比较好,并被选入上海一家青少年图书馆“好书推荐”选目。是畅销书的路子。写作让我一次次在不断的回眸中,有了更新的感悟。所以,我永远感谢所有我的老师、亲人和朋友对我的理解、关心和爱护,也感谢故乡、生活与命运对我的丰富馈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