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迎兵:对“撒娇文字”,“口红化”写作的担忧(郑媛)

(2006-04-13 19:03:41)
   “现在中国的文坛出现非常奇怪的现象,所谓‘80后’的一些年轻写手的文字占领了市场空间,而一些成熟作家的厚重作品却不被市场看好,前者小说出版发行量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连莫言、余华等也望尘莫及。”近日,在鲁迅文学院召开的研讨会上,文坛流行的低龄化写作引发了与会者的担忧。

  “不可否认,从语感、技术等方面来看,‘80后’写手的作品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青年的作品前进了一大步,像郭敬明等人的小说,他们在结构语言上比较花哨,但内在的东西少,犹如一个空心人,缺乏思想内容的穿透力。”鲁迅文学院普及部编辑李迎兵认为,这种“撒娇文字”的特点与年轻作者缺乏生活阅历有关,这样的作品虽然畅销,但就像蒙在中国文学上的一张华丽的皮,也许几年或几十年后,这张皮剥落,对文学本身没有起到太多的推动作用。


  青春写手们对文学写作的认识也让一些专家担忧。他们认为,一些美女作家把文学作品视为如同一只口红一样,只是一种文学消费品,不承认文学写作承担着更多的功能,只是为迎合市场,为生存而写作,这对文学的发展是无益的。


  专家分析认为,文坛流行的低龄化写作与阅读的低龄化有关。据了解,目前中国的文化市场上看书的群体以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孩子为主,而中国将近两个亿的青少年,支撑了低龄化写作的市场。此外,低龄化写作也不排除缘自某些出版社的商业炒作。

 (2006年1月16日《北京青年报》)

(编辑:王海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