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可以被证明的吗?

(2015-03-04 18:17:57)
标签:

情感

证据

婚姻

分类: 在婚姻中修行

她问:“我和我老公已经很久没有做爱了,为此我们还吵了好几次,你说,这是不是证明他已经不爱我了?”

 

我没有办法根据她说的这一点就去得出一个结论。  但是我觉得她判断的方式很值得探讨。

 

于是我问她:“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她回答:“因为我一直觉得做爱是夫妻正常的一个模式。当他拒绝我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不爱我,对我没兴趣的证据。这让我很担心和难受,所以就会和他吵,但是他说他现在很抵触,想到做爱就会想到吵架的事,一点兴趣都没了。”

 

我理解了,她在头脑中建构了一个正常夫妻的模板,当自己的婚姻状态和那个模板不一致的时候,她就会要求老公去改变,以符合她心目中美满夫妻的模式。当老公拒绝她的要求时,她就由此推断出这是不爱我的证明,于是问题开始升级了。

 

和她的这段对话让我思考了很久,爱究竟要如何被证明它是存在的呢?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确实是依靠对方的行为来证明的,他关心我、愿意关注和满足我的需要、愿意陪伴我、和我交流、给我买礼物、记得重大的日子、愿意为我做饭、经常和我做爱、愿意为我改变,等等。

 

当这些行为存在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很笃定和幸福,相信对方是爱我的。

 

不幸的是,幸福的源头和痛苦的是同一个。人永远是在变化着的,当这些行为发生改变或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就慌了,开始担心和痛苦了,开始质疑对方是否还爱着自己。人确认幸福的方式就已经为自己以后的痛苦埋下了伏笔。这可怎么办呢?

 

那我们可以不依据对方的行为来确认和感受爱吗?想着想着,我突然感觉这回到了哲学问题。爱是恒久客观存在的,还是依据我们的感受而存在的?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当对方按照我们需要的方式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觉得爱是存在的。而当对方让我们感觉不好的时候,爱似乎就不存在了。这样看来,我们所说的爱是主观的,是被好感觉投射出来的东西。

 

但是当我们主观感觉不好的时候,通常会认为这是对方造成的,潜台词常常是:“如果不是因为你这样做,我就不会这么难受。”带着这样的意识,我们下一步会做什么呢?

 

通常会是表达不满,指责对方,要求对方改变。那么,被指责方的主观感觉这时候会好吗?正常情况下一定很不好。让一个自我感觉很不好的人,去感受对方的需要,满足TA的需求,这样的任务容易被完成吗?似乎很难。

 

因为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激发,在被指责的时候,本能地进入攻击或防御状态,无暇顾及对方的需求了。于是我们的感觉会更糟糕。

 

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感觉不好,感受不到爱的时候,我们试图转变这种局面所采取的方式更是雪上加霜,让问题变得更严重了。我们明明是想让对方更爱自己一点,让自己不被爱的感觉快点消失,结果却适得其反,关系更疏远了。

 

于是很多人在这个点上走进了死循环,越是不满意就越指责,越指责就越是不满意。无奈之下,一些人选择了放弃这段婚姻,一些人在痛苦与希望之间徘徊,期待能走出一条路来。

 

可是路究竟在哪呢?还是回到问题的源头看看吧。爱究竟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依据我们的感受而存在的?从前面的分析看来,选择依据我们的感受而存在,走下去会是一条死胡同。那么,选择爱客观存在的吧。可是又如何理解这一点呢?当我们感受不到爱的时候,又如何确认它是存在的呢?这似乎超出了我们常规思维。

 

这让我想到了电。电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一种能量,是客观存在的。但除非我们被雷电击中或去触摸电线,否则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到它的存在。

 

生活中有一种很简单的方法了解电的存在。只要我们按下电灯的开关,灯如果亮了,我们就能确信是有电的。现在反过来,如果灯没有亮,我们会去怀疑电这种能量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吗?估计没有人会这么想。通常我们会考虑,是不是停电了,或是灯泡坏了。也就是说,感受不到不代表它就不存在,有可能是它的输送途径和转化途径出了问题。那么,如果感受不到爱的时候,我们不去怀疑爱不存在了,而是去看看爱的流动途径上是不是有哪一部分出了什么故障,那又会怎么样呢?

 

也许这样,我们就会有机会觉察到,原来我们的头脑不断在闪现各种念头。他整天看手机不和我说话,是不是喜欢上别人了?他不和我做爱是不是对我没兴趣了?他回到家就应该和我交流,凭什么不理我?我要求的都是有道理的,他怎么可以不按我说的去做?他要是离开我了,我一个人要怎么生活?我生病的时候,他不能为我煮一碗粥就是不够爱我……

 

所有这些念头都会激发出各种情绪,伤心、失望、怨恨、愤怒、沮丧等等。当我们被这些情绪层层包裹住了之后,我们已经成了爱的绝缘体,爱的电流已经无法通过了。于是我们进一步确信,爱是不存在了。

 

如果我们对这个过程有所觉察,又试着去学习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陷入那个指责~不满的死循环中,那么我们也许慢慢会发现,真正的问题不是TA还爱不爱我,而是我如果不再害怕被抛弃、不再害怕孤单、不再渴望被认同和关注之后,我还爱TA吗?如果爱,那没有TA,我可以爱好我自己吗?我具备激发爱的能力吗?我具备关注他人需要的能力吗?我能感受不同方式的爱吗?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回答是,那么恭喜你了。你一定能证明爱是存在的,只是不再依据对方的行为,而是你内心不断涌出的爱的感受。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按下开关,发现灯没有亮,你又确定没有停电的话,你不会再哭泣抱怨。至于你会怎么做,等你修到那个层面,你一定会知道的。

 

但是中间最难的部分是如何修通自己和情绪的关系,让自己成为导体而不是绝缘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