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被懂,先去学懂得
(2012-09-25 23:37:01)
标签:
吵架婚恋情感爱的能力懂得余轶非 |
分类: 在婚姻中修行 |
每次看到一对夫妻在咨询室里吵架,一会生气、一会伤心、一会落泪,我都忍不住会感动,会心存敬畏。什么样的情感在支撑他们愿意这样去为对方动心动力?那么努力想去改变对方,让TA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锲而不舍地想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那么渴望通过这样的沟通来达到和谐美满。他们用尽全力地吵呀吵呀,那么努力、那么认真。很多时候,不管吵架的内容是什么,其本质却是:请你懂我。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何为慈悲?就是能超越自己的需要而去爱,超越自己的价值观而去感同身受,而这,正是我们想从自己的爱人身上得到的东西。
但是遗憾的是,当彼此都只是想从对方身上去得到它的时候,大家都不得不失望了。于是吵架、再吵架,只是想告诉对方我需要什么、你应该给予我什么,请你了解。但是有时这是无效的,因为努力的方向错了。
就好像我们无法向一块荒芜的土地去寻求果实一样,我们也无法从对方身上得到TA没有的东西。无论我们怎样去抱怨、去争吵,结果都会是一样。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去开垦那块土地,播撒种子,然后等待果实的成熟。
如果我们都先去学会懂得自己、然后学会懂得对方,那么我们也就能够被一个有能力懂我们的人懂得了。当我们想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而用尽全力也得不到时,先问问自己有没有给出你想要的东西。如果想要得到理解,你先理解对方了吗?如果想要得到呵护,你先呵护对方了吗?得到一样东西的捷径是先给出,这可以省去很多吵架的力气和烦恼。
如果发现自己给不出,那么这意味着你需要成长了。这时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只是我自己成长了,而对方不成长,那岂不是只是我一个人在付出?其实,当一个人在问这句话的时候,说明TA的成长还只是停留在“如果我成长了”的阶段。一旦你内心有力量去给予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会再提出这样的问题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