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构性家庭治疗训练班之感言

(2007-10-09 12:30:58)
标签:

结构性家庭治疗

分类: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痕迹
结构性家庭治疗训练班之感言 

这个假期没有出去游山玩水,说服了老公和儿子,报名参加了三天的结构性家庭治疗技能训练班,由同仁医院的许天红老师上。上之前就听说许老师上课很有特色,上完以后绝大部分都能记住,因为他会每个人挨个提问。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因为我碰巧坐在许老师的边上,每次读完案例之后,他马上指着我说你来分析一下的时候,我还是会有些紧张。本想第二天坐得离许老师远一点,但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快速反应的机会,虽然因为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每次回答都不如其它同学有条理,但我倒也很享受那种靠第一反应来回答的感觉。

三天许老师说了很多让我有感触的话,但最触动我的是在训练班快结束的时候,许老师说:除了两个分析得最详细的案例,其它的课件我都可以给你们。我很纳闷,因为我最想要的就是这两个操作和分析都很具体的案例,几乎可以模仿着去做。许老师好像看透了我的疑惑,继续说:正是因为这两个案例说得太详细了,反而会限制你们的思路。每次的咨询对象不同,咨询思路和方法也会不同,一个好的咨询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咨询理论,而不是受理论的束缚。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被点到穴位的感觉,豁然开朗。

下课坐车回家,车站人很多,车来了,我一下子被人群推着往前走,我发现我完全没有力量阻挡人群向前挤。就如同结构性家庭治疗理论所说:一个人的问题必然和家庭结构模式有关,改变家庭的互动模式更能带动一个人的改变。

在心理动力学治疗里,个人的很多问题来源于不恰当的投射性认同和防御方式。治疗师非常辛苦地让来访者潜意识的问题浮现到意识层面来,通过自我觉察来改变。但是当这个人回到原有的客体关系里之后,固有的行为模式又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而结构性家庭治疗在改变个人的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客体关系,这就如同相对而开的火车比一辆追赶另一辆静止的火车更容易相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