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兰田

(2021-01-28 14:48:06)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视、读书与读史
    《城门几丈高》一共5集,在第一集中,我们认识了立德尔,他在13年里先后造了三条船,就为了试航重庆。
    第二集则介绍英国航海家蒲兰田,立德尔聘来驾驶“肇通号”试航重庆的船长,一个专家型人才,后来成为三峡航行权威,为中国长江航运的发展呕心沥血21年。
    这两集占全片40%篇幅,说明俩英国人在重庆人心中的份量。
    1900年,蒲兰田驾驶“肇通号”成功首航重庆。谁知正好闹义禾团,长江沿线洋人恐慌,“肇通号”遂成为撤侨工具。
    不久以后,更被英政府收购改成军舰,取名“金沙号”。
    重庆到宜昌的商业航线,终于没能开通,这一搁又是十年。
    然鹅蒲兰田留在了川江,这个英国人是真爱三峡,他在三峡最危险的新滩边——寺大岭住了下来,日夜观察水势,并造了一艘木船参与航运实践。
    蒲兰田像是我们熟悉的老傥员,他扎根群众,与船工吃住在一起,打成一片,从中了解了不少长江上游航道的滩况和水情。
    他积极实践,勇敢摸索,加上科学的流体力学分析,一步步创建了现代三峡航标和信号系统,编制了船行规则,改变了川江航运的原始混乱局面。
    蒲兰田为以后的中国船长们留下了详细的《航运手册》,更带出来不少徒弟——中国第一代引江员。
    《城门几丈高》中感叹:立德尔首航重庆留下的真正成果是,他为中国引进了个蒲兰田。
    1909年12月,李中堂梦圆,华商出资的轮船终于首航重庆,船名“蜀通号”,依然是英国造,船长是蒲兰田。
    此时,蒲兰田已经在川江上探索了十年,是当仁不让的航行权威,过三峡驾轻就熟。
    12月19日,他驾驶蜀通号从宜昌启航,29日到重庆。
    1915年,官府任命蒲兰田管理三峡航道,1919年退休。
    这个可敬的英国人,把自己的余生都交给了中国,交给了三峡航运,让人十分感动。
    蒲兰田英年早逝后,他的中国徒弟为他立了一座纪念碑。三峡工程前,当地官方把碑移到了高处,没有被淹。
    如今该嘘唏的是我们,码字时只想起来白求恩,不知道外国人中有很多雷峰。
    当然还想到了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那时候川江航运还是有危险,所以更早的蒲兰田,他的21年求索有多不容易,给后人留下了多少福惠!
    只可惜我等直到今天才知道。
    生活在文明古国的我们,传统是重感恩的啊,是谁隐去了那些外国人的好?
    查了查无所不知的度娘,目前还没有“立德尔”条款,也没有“蒲兰田”。估计很快会补上的,这里先码点文字致个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