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明王朝1566》46集,嘉靖、海瑞的形象,栩栩如生。
演员演得好,陈宝国演惶弟,倪大红扮相,黄志忠饰海瑞,演技都杠杠的。导演当然好,一般不留意剧导演,但这剧的导演拍戏大都认真,印象中有好感。
演员棒,导演好,加上对那段历史不熟悉(这点非常重要),假戏看上去就像真历史了。前段时间热播的《太秦赋》也是,就有太多历史菜鸟剧迷当真。
好奇的是大明王朝后面的数字1566,后面还有“嘉靖和海瑞”几个字,片名冗长而啰嗦,是什么意思?
细细揣摩,1566年这时间节点,就是明嘉靖弟驾崩,朝代更换。
嘉靖终于没杀骂过他的海瑞,临终前还赦免了海瑞。
然为什么要强调1566呢?猜想因为海瑞,就扯出了1966。400年以后,一场更大的腥风血雨,还是与海瑞有关。
我就是在那时知道海瑞的,全锅太批判《海瑞罢官》,就是因为他骂惶弟。
记忆就这样由1566钩沉1966,从而引出了我们不熟悉的历史人物——嘉靖。
当年印象,嘉靖就是一个荤骏,不关心百姓死活,曾经被海瑞大骂。
脸谱化时代,因为海瑞是清官,他骂的就是昏庸弟。
所以不懂历史的我等,过去对嘉靖没有好印象。然懂历史的学者,对嘉靖也是差评。
历史学家的评价标准是,好惶弟要励精图治,很多历史学家说明朝惶弟不如清朝惶弟,依据的就是这个标准。
所以嘉靖20年不坐朝,任由严嵩他们贪墨,评价可想而知。
这个标准对吗?看完这部剧,脑子里开始松动,对历史学家的好惶弟标准不苟同了。
对嘉靖的认识大改,觉得这个惶弟不太坏,甚至还可圈点。就不杀海瑞这件事而言,嘉靖是一座丰碑,400年前就矗立了。
知道这部剧说的不是历史原样,但海瑞骂嘉靖,嘉靖没杀他这个基本事件,还是客观存在。
剧中对嘉靖是美颜且美言了,但对海瑞也同样是美颜加美言,甚至还要美化得多一些,这部剧的核·心是海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