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白米饭要煮,糯米饭要蒸?

(2015-02-14 23:22:19)
标签:

美食

糊化温度

糊化

糊精

杂谈

分类: 与吃有关

    都说蒸出来的饭好吃,其实仅仅指糯米饭,粳米或者籼米饭,煮出来的或更好吃些。

    想起从前在单位食堂里吃饭,米饭都是用蒸汽蒸的,口感甚是一般,表层还有一层硬硬的饭痂。说实话,真比不上家里锅子煮出来的饭好吃。

    还有小时候在农村,柴火灶煮出来的饭,也比蒸熟的好吃。

    现在明白了,水煮大米饭时,其中的“直链淀粉”会产生醣化反应,且最后包裹饭粒,隔离煮饭时溶出的“糊精”,使米饭看上去晶莹饱满,口感软糯滑爽。

    如果是“蒸”,因为缺少了水体的媒介,也没有合适的“醣化”温度,“直链淀粉”的积极性没法调动,米饭就寡淡无香了。

    不过糯米饭最好是蒸了吃,因为糯米只有“支链淀粉”,在水中容易“糊化”,水煮容易软趴粘糊。

    如果先用冷水把糯米浸透了,再隔水蒸熟,饭粒间就没有“糊化”的载体了。

    糯米蒸起来容易,科学家做过实验,因为其“糊化”温度比别的大米低,所以一加热就软。我们在烘煎糯米食品时都见识过,家里蒸八宝饭,也是一蒸就软拉的。

    但是用粳米做的年糕,就不大容易软拉了,无论是烘烤还是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