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橡皮树窗台小白花新叶汶川情感 |
分类: 天 |
生命如今夜
那是一朵白色的小绢花,被老人精心地插在窗台上的花盆里,花盆里种着一颗橡皮树,橡皮树的叶子很绿,在绿色的叶面上,在那个夜晚的窗口,那朵小白花显得格外的醒目。
老人住的是一个简易陈旧的小院落,老房子里是旧式的家具,门窗上布满了尘土,有岁月的苍桑流溢在老房子周围。唯独窗台那株橡皮树绿油油地生长着,给人一种怦然心动的新气息,我有时想,那种传说中的“橡皮树开花”是这样一个样子吗?
我充满好奇。
橡皮树又称印度榕,橡皮树叶片较大,叶面暗绿色,肥厚而绮丽,初期包于顶芽外,其托叶裂开后如红缨倒垂,颇有风韵。橡皮树"开花"时,隐于叶中,似花非花,似叶非叶,故常被称为无花木,由此也产生各种传说。据称,橡皮树为花中侠者,很有义感,佛教中传有橡皮树义举之说,很是感人。
春来入夏的五月,人花无语,时光无痕,橡皮树渐然翠绿,红色的顶芽状似伏云,绽开它生命的生机。新叶长出后,叶片上的黄白色的斑块渐褪,给人一种新生的力量,一种雍容的大气,一种浓郁饱满和自信。我有时看见老人给它浇点水,无事时静静也注视着这棵植物,仿佛在聆听着一种久远的声音,又象是在等待一个人、怀念某些过往的岁月。
那一天,一个哀伤的夜晚,当我从汶川大地震废墟的颤栗中抬起头来时,意外地看到宁静小院的窗台上,那株橡皮树开了一朵小白花。莫非真的大难恸地,草木同悲?我蓦然木立。呆呆地看着默默的花,感念千里之外那些骤然远逝的灵魂,心中一阵阵地哀痛,泪流一时夺眶而出。
小白花没有生命,但它却是开不败的。生命绽开的那一刻,是最初的一刻,也是永恒的一刻。在那个漆黑的夜晚,地震让灾区城市成为一片死城,没有电,没有灯火,深不见底的黑暗,只有惨白的月亮刺目地悬挂在高空上,苍白地照映着大地,天空飘渺有云,很高、很蓝、深不可测。那个窗台透着一种神秘,老房子深沉得让人心里发凉,一支蜡烛流着泪静静地照着老人的脸,让人沉闷而伤感。
只有那株橡皮树在盎然地挺拔着,正展示着一种生命昂扬的气息,小白花被橡皮树轻轻地托起,在无声无息地开放着。洁白花朵,如天空的月亮,正照着那通向天堂的路口,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和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正踏着绰约的步伐,漫步而行,天黑不见手,妈妈说“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孩子说“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朋友/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人们手握着手,正以缓慢的节奏,走进生命最后的那唯一亮点,也是生命再次涉跋的最初起点。
在这样一个深沉的黑夜,一颗颗聆听的心伴随着老人的心一起,孤独地守护着远逝的灵魂,为上路人们静静地祈祷。那朵白色的小花,冷清、无言地绽放着,清雅、素洁、自在。它在告诉这个世界:生命,只有一种花,只有一种颜色,只有一种依托,永远没有重复,永远不可再来,但永远需要坚强。
生命是蓬勃的,对于橡皮树来说。橡皮树可体现室内、外风光,小可添雅致,大可雄伟、壮观,新叶萌芽时,老叶会带着英雄的疲惫,渐渐萎缩它的笑容,悄然离枝渐隐,只留着叶蒂隐隐约约的风骨神韵。就如老人那双被灼伤的眼,站在窗前,慈祥地凝视着小白花,把这个世界的注视、倾听和期待都凝固在那一刻,那一刻里那一滴清泪。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对于生命来说,只一次,无法重复,不可再来。许多灿烂的时光,如这朵寄予人们思念的小白花,它绽开的时候也就是它凋谢的时候,生命本无常,生即是死。不知道橡皮树是否也有感知,而看花人也应了悟,对花,对生命。
生死的过程虽很无奈,但每一个过程都彰显着一种力量,一种奋发。生命不可重复,无法再来,我们只有努力把握好当下,无悔地生存,才有如橡皮树的坚守,有如小白花的纯洁。
我想,生命如今夜,漆黑天空里,和我们坚守在一起的不是还有那明亮的圆月、星星和小白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