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人废墟恶梦梦魇劫后余生 |
别让孩子再受伤
16岁的刘怡雪是来京的3名孤儿中最小的一位,当主持人小心地问及她所经历的地震一幕时,这位勇敢的羌族少女让人意外地站起来,希望能现场为记者们演示自己和同学们如何在倒塌的教学楼废墟里自救逃生。这是某电视台一次大型赈灾义演中的场面。除了领导、知名人士、企业精英和明星外,到场的还有大震中失去亲人无家回的孩子代表。
我不知道这名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孩子再一次演示5.12悲惨的那一刻时是什么心情,但我不愿再看到悲剧被重演……不忍再看到那天塌地陷时伤痕遍地的地狱一幕,我想我们的孩子更是这样。的确,他们受伤的心灵还能承担这样的重复吗?
孩子们需要关心、关怀,需要安慰和帮助。温家宝在灾区时曾语气苍凉地对孩子们说,“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下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好吗?”死去的亲人们都走了,家没有了,孩子们的心一片废墟,我们不能也没有理由再让他们过多地陷于悲痛,而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关注,让受伤的幼小心灵,能够有更多的自信,相信未来会更好。
震后这些劫后余生的孩子是非常脆弱的,他们寻求亲人的怀抱,他们需要有安全、安稳和细心的关爱和保护。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亲人不在身边无法保护他们,地震后亲人却离他们永远而去,他们不知道还会有什么灾难发生,他们的眼前、他们的心里永远定格在天摇地动时那心惊肉跳的恶梦一刻。
一位心理学家曾告诫说:人们习惯对幸存者说你是幸运的,但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幸运。他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们可能永远都要在丧失了亲人和朋友、失去家园的恶梦中。对他们来说,现实是如此残酷的,生命是如此脆弱。
不要担心让孩子见到你哭泣或者其他悲伤表达的方式,但不能不担心让孩子回到梦魇中不能自拔。我也想告诫那些有着善愿的人们:不要让可怜的孩子们为了表达某种悲痛而撕开曾经流血的伤口,重复那些悲伤的往事—样是非常残忍的。
让孩子们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勇敢坚强地好好活着吧。
他们有权利拒绝打扰,拒绝被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