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2007-08-23 18:51:43)
标签:

宗教

太清宫

道场

道家

李哲玄

崂山

分类:
 

千年道场也悟道

 月份带儿子去青岛休假,正赶上奥帆赛和啤酒节开幕,十分热闹,朋友开车带着我各处也转转了转,大都没有多少印象,但崂山太清宫的印象却是非常深刻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太清宫在崂山老君山下腹谷之中,三面环山,面朝大海,有似“依山抱海,神谷香龛”,由于此地冬无朔风,暖如阳春,夏无酷暑,海风送爽,加上水木清华,环境清幽,仙药灵草随处可见,奇花异木四季长青。可以说,在千年风华之洗染、日月星光之浸淫下,愈来愈显华茂葱郁之尊贵。另有传说,著名的方士徐福就是从此地出发,为秦始皇入海求神药,故有仙人道场之气,后人称此地为“神仙窟宅、云山道家”,让历代修道求仙之士均趋此盘桓,籍于此,让太清宫在崂山 “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中,独享其盛名      

从太清宫参观券上的简介中知道,太清宫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道士李哲玄等人来崂山后,始筑建殿宇,后称 “太清宫”。

参观时导游介绍,唐天佑元年,得道高人李哲玄与张道冲等人从罗浮山来到崂山三官庙后,按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理念,将太清宫进行了统一修建,并建造了一座供奉 “天皇、地皇、人皇”三位神仙大殿,即为三皇殿。同时,根据九宫八卦的方位将三皇殿建于“开门”位置。因为在道教的九宫八卦方位中,“开门”为吉门。当然这也奠定了崂山道教庙宇园林建筑的基础。金时,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创全真随山派,信徒甚多,故崂山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而崂山的宫、观、庵中,以太清宫规模最大,其建筑现在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宗教建筑中,是少有的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唐时李哲玄道人修建三皇殿,与道家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三皇即为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氏族领袖伏羲、神农、轩辕。《易经》中记载伏羲被尊为“天皇”,他“仰视于天,俯察于地”,“通阴阳而兼三才”创立了“先天八卦”,形成了华夏历法,为中华民族科学文化作出了贡献。神农氏被尊为“地皇”,古代神话中传说他尝遍千草,选集食物,种植繁殖,百死而后生,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作出了贡献。炎黄部落首领轩辕氏被尊为“人皇”,他统一了黄河中上游各分散的部落,建立了一个民族的雏形,实行了对人群的社会分工管理,为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由此可见,三皇对道家及八卦的形成与影响,同时也对几千年来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基础的奠定所起的作用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我们知道,道家视道德为最高级的修身境界的根源,所谓:上古之人,竞于道德。在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思想中,小乘修炼是做人的根本,大乘修炼即为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即我们常说的道德。道德高尚的人经过苦练修行,方能启动天灵获得修真秘诀,并可以达到返朴归真的“大道”境界。这也即是三清殿供奉的三清真神,即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的原意和秘密所在。

由于历代十方各地道众常聚太清宫研道潜修,现又以传授道家内功拳术闻名中外,故喜好内家拳者也多来参访。现太清宫为道教全真十方丛林,被誉为北京的白云观之后,“全真道教天下第二丛林”。1983年国务院确定“太清宫为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道观”。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但凡见证古刹庙宇历史的离不开与之相应的古木苍松,太清宫也不例外,而太清宫恰以松柏翠林、古树名木而尤为称奇。游览其间,深感堪有三绝

一是圆柏,有2100年的历史,此树传说是西汉张廉夫初创太清宫时所植,也可以说是太清宫的一棵镇宅神树,由于曾遭到雷击而被烧死,重新复活后树间生出一棵“凌霄”,凌霄长在树干之中,与老树相呼应,夏秋时节花缨满树,被称为“汉柏凌霄”。在树的另一侧,还生有一棵刺楸,与凌霄一样也有近100年的历史了。三树一体同生,形成独特景观,堪称太清宫一绝。

二是山茶树,有600余年的历史,此树传为明初名道张三丰亲手所植。山茶树隆冬开花,花期半年,如火如荼,每逢北国飘雪之际,这株山茶树即千花怒放,绛红如火,繁密的花朵如雪压枝,整个树上象是落了厚厚的红色的雪。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太清宫看到这种美景,对其尤为喜爱,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香玉》,文章中穿红衣的花神名为“绛雪”,意为红色的雪,是一位对爱情和友谊坚贞不渝的花仙。实际上是寓意这棵山茶的神妙所成。文章中之花神,传说即此树化身。树下立石刻“绛雪”二字。堪称崂山一宝、太清宫一绝。由于山茶花,隆冬时盛开,故名耐冬,也列为青岛市的市花之一。

三是龙头榆树,有1100余年的历史,此树民间传说不少,但多以唐朝高道李哲玄修建三皇庙时亲手所植,此树称为“唐榆”,老树虬枝,盘曲斜出,形如龙头,故称龙头榆,又名榆国老。榆树叶面上有一层沙质,摸上去比较粗糙,所以它的学名又叫“糙叶树”。此树虽经历千年,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尤其是其树荫约有1亩多地,实为崂山所有树种树冠之最,堪为太清宫又一绝。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走出太清宫,站老君山上向下看,太清宫静卧在谷底一片绿荫之中,几处若隐若现的屋檐上飘浮着淡淡的青烟,浓浓香火随着海风吹过来,如道场仙风,让人有“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之悟。远眺蓝天和白云,俯瞰深谷道宫,又有似天、地浑沌初开,而置身于其间,游离变化之中,是滋润衍生的万事万物,放眼天地,回望自己,是一幅“天、地、人”的构图……而此时我那颗飘浮的心亦渐升一种“天人合一”的幻境。其实,人欲“得道” ,实质是理解“道”,真正得道之人,不仅仅是修身养性,还要有广博高深的知识,只有达到这种境界了,才算是“道行高深”的人----而我,也许只能算是那一瞬间的某种错觉吧。

          千年道场也悟道--青岛崂山太清宫

不过,现在回头去想想,错觉也不错,那怕是短暂的一瞬,有道是:身临道,而心生道。毕竟“青山掩不住,大道亦无门”。

或许,这是我来海边度假的一次意外收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