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角亭长街城隍庙上海威尼斯缆船朱家角 |
分类: 地 |
千年古镇朱家角
出于对于古镇的执迷,借这次到上海考察的机会,在上海六十多年来这个最热的时候,冒着酷暑来到了素有“上海威尼斯、沪郊好莱坞”之称的朱家角。因为天热的原故,早上七点就约好车上路,趁着热气还未蒸出,赶在上班高峰前,匆忙来到了这个千年古镇。
朱家角又名珠街阁,雅称珠溪,俗称“角里”,原名朱家村。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占地47平方公里,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镇内河巷纵横,与老街交相辉映,千年雕石建筑与河水相依,三十六石桥古风犹在,一派“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景象。
据导游介绍,朱家角早在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便已有村舍落户,在宋、元时已形成集市,明万历年间已成为商贾云集、烟火繁华的集镇。步行在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市中,一路浏览石拱放生桥、一线街、课植园、以及“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北大街;或乘小船流转于江南“第一茶楼”、水上“游船茶馆”,来到城隍庙。一路领略水乡泽国古朴的风土民情,体味青石老街、水巷幽弄、拱桥舟辑,让置身其中的游客感觉“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由于这里其古朴的原始外景,朱家角也不例外地成为许多影视外景场地,水乡古镇也一次次进入银屏、电视,朱家角也就有“沪郊的好莱坞”之名了。
有人曾概括朱家角迷人之处有三个特点:
一是名仕显贵辈出。从朱家角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不难看出,环境清幽静,水木清华,确实是出人才的风水宝地,仅明清两代就有16位进士,40多位举人。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刑部右侍郎王昶,上海申报的创始人席裕福,御医陈莲舫,著名通俗小说家陆士谔,南社女诗人陆灵素以及画僧语石等,可谓地灵人杰。
三是动与静的和谐。朱家角是水乡,流动的水与静止的桥及依河而筑的屋舍形成一种映照,“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老店,灯红窗绿的情趣不同的茶馆,造型各异的石桥,和“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隐身河埠,姿态不一的缆船石等。各种水乡特有的景观,让历史、建筑、文化、风情构成一种和谐,形成一种生动。
朱家角还有 “衣被天下”的美誉,有诗曰:“鱼米庄行闹六时,南桥人避小巡司,两泾(朱泾、枫泾)不及珠街阁,看尽图经总未知”。明末清初,朱家角商贾齐聚,百业兴旺,店铺林立,夜市闹如白昼,商贩遍及江浙,尤其是“朱家角菜油”行销百里以外,远近闻名,可见当时的朱家角之繁荣。
虽然天热难耐,但朱家角却没有给我炎热的感觉,倒是出来后才发现,自己已是浑身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