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议“较真”

(2006-04-19 09:50:01)
标签:

较真

真者

死心眼

时间考验

南墙

分类:

小议“较真儿”

 

    悉,某单位财务内审人员按照规定,检查所属基层的经济问题,有关领导本意让他走走形式,不料这位仁兄却认认真真地较真起来了。问题结果查出来了,基层单位的领导虽受到了处理,但这位内审人员却莫名其妙被调换了下来。这较真的悲哀确让人要想起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无怪乎今日“处事万不可较事”竟成为官场深谙世事的律法。

现在人们常叹,人与人的关系就如一张网,牵连缠绕着,谁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踩上了颗“雷”。一味地坚持原则,按政策办事,较真得要命,不要说相处的同事厌弃你“死心眼”,有时连主管领导也厌弃你“不会办事”。甚至较真时挨了“批”,委屈一肚子苦水,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这可真是较真的反不得好。

我们有些干部,工作认真,作风严谨,办事坚持原则,各项工作走在前面,单位管理搞得井然有序,但不少职工却对他“意见纷纷”,单位搞民意测验,竟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戳”他的脊梁。原因就是他太认真,办事不讲情面不灵活,这样就使尺度成为一钱不值的装璜,裁判是最可悲的赝品了。

在这其中,一些“领悟”快的同志同经点拨便“浪子回头”,而那些“不太开化”的甚至头撞南墙终不悔改者——就可惜成了另一些人的经验教训。更有一些精练通达的处事者,在语言上真真实实、毫不含糊,在工作上却虚虚假假不踏实。称做事要较真的,做起事来却不较真,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如果说“别较真了”是出于“较真”的教训和醒悟,那么“别较真了”是否就是真的处事良策呢?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别较真了”只不过是部分同志苟全自己的一种心态,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

因此,凭着我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及真实的人生态度,对待“较真儿”也应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有时较真者不一定会受益,往往会受到一些非难,但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程度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终究会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只有真实才是长久的、永恒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写于一九九三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