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力的教训

(2022-05-31 15:21:38)
标签:

压力、调理疾病

分类: 心理保健
       人有适度压力会产生激励作用,而超负荷的压力则可导致身心失衡,甚至酿成疾病。
      在四十多年前,我被调到地区农业学校任教,进校门便定出一个目标——当一名合格的中专教师。我需要复习、学习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向中医方向拓宽知识面,需要建立中草药园和兽医门诊部等。
      在向中医学拓展时,遇到古文字的拦路虎,我不得不兼学《医古文》,边清除路障边向前行。由于学习任务大,难免带着急躁情绪加班加点,五六年后出现了高血压症状。当高血压病发出警告后,我在生活方式上作出了必要调适,在心态和情绪上作出相应改变,新模式逐渐形成新习惯,使血压几十年如一日地稳定在较为 合理的范畴。
      我71岁那年,曾在几家社会工作机构做督导,连续大量阅读文本,还要花精力对资料进行条分缕析,任务形成了压力,又带着抱怨和焦虑的情绪工作。那天中午自觉得心区下沉、有拥堵感、头发昏,冠心病复发,下午赶紧把工作做了接交。由于及时刹车,服药调理半年后恢复常态。
      两个病的教训同出一辙,一是工作压力大,二是心性急躁,加之负性情绪滋生、蔓延,身体发出难以承受的信号。如果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又能从容不迫地支配时间,并有序地做到劳逸结合,压力就会被分散,负性情绪也无从产生。心情平静,再多的任务也能如履平地,还能在工作中享受过程的快乐。
      治疗和调节疾病的过程中,首先要觉察身心的异常变化,之后就是面对现实、接纳现实。保持积极心态和稳定情绪,“既来之则安之”,不急不躁,不过度治疗,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待疾病,才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恢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