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笨”的副作用

(2013-01-16 14:45:37)
分类: 亲子关系

    在正常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孩子常常脱口而出“你真笨”、“你笨死了”、“笨蛋”一类的话语。也许父母就某件事而言,是一种情绪的自然流露,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话弊多利少,对孩子难以起到激励作用,而更多的是不良刺激和负向暗示作用。

   

    阿庆性格内向,从小贪玩,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能按时完成,不是拖拉就是不会做,妈妈着急就会给他辅导一下。指点的过程中不时发出责怪的语言,“你怎么这么笨”,“妈妈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个笨蛋”。妈妈的话语并没有调动起阿庆学习的积极性,反倒给孩子埋下了一颗“我真笨,我不行”的种子。这是一颗畸形的种子,阿庆三十多岁后还深受它的困扰。

   

    分析这一对母子矛盾,母亲眼中的作业题实属“小菜一碟”,她觉得简单,也以为孩子一点就该会,显然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孩子身上。她操之过急,缺少耐心,情绪波动之下便运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岂料,这样的言辞有负向的心理暗示作用。在孩子眼中,妈妈是成年人,形象高大,语言有份量;妈妈是权威,孩子就该听她的指导;妈妈是家庭教师,就该接受她的呵护。而对负性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信以为真,“我就是笨”。这是一张灰色的标签,贴到孩子心灵上就打上了自卑的印记,将严重影响日后的成长。

   

    另一方面,妈妈不负责任的言辞也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人本来就有惰性,既然“妈妈说我笨,我就是笨蛋”,因此,个人不再做应有的努力,甚至破罐破摔,人性应有的创造力被抑制、被扼杀。孩子毕竟是一棵刚刚破土的幼苗,他经不起无情的风吹雨打。

   

    以上所述虽为个案,但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即可发生,它的副作用不可不防。孩子养育过程中,父母要细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培育阳光心态,教会他们必要的学习技能、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即便他们成长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凭借成年人的智慧也不难解决,关键是父母要善于学习、体验和总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伴随,父母的教育理念其正确性和主导性是不可忽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