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学的《郓城县志序后》
(2019-07-07 15:54:14)
标签:
郓城文史明代县志苑学 |
分类: 生活情趣 |
郓城古无志,而今乃有之。孔子曰:其人存则政举,信斯言也,不我诬矣。邑侯赵子,陕之豳州世家,以礼名于科,擢今官。慨然以志古自许。予闻而嘉之。且弼成者有马子奇,考校者有刘子洵,草创者有孙子宜翰、王子尚中、于子彰、张子登汶暨诸俊髦,相与遍观以极其大,剔抉以尽其精,旁搜以愽其趣,釐正以底于成。且又收之以遗文,该之以行移,俾凡见者,灵烛之照,如数之计,旧尹之政必以告新,宛然一家法也,伟矣哉。其志平昔,有视隋珠而不以为珍,见卞玉而不为宝者。予始睹侯,即知其为卓然有立之士也。继而莅事临民,则亦不吐柔,亦不姑扶弱,抑强狂者夺之。予兹惑焉,尝就而正之。昔予朽在林泉,竟弗克一白于上,而使侯之心耿耿在人,而人亦竟莫之或屈也。韩子谓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取于友,侯实有焉。然侯亦初不以为欣戚,诚砥柱不移于稽天之津,鸡鸣不已于如晦之期者。是亦可以为难矣。此志之作,其有见于侯之心矣乎,其有取于侯之见矣乎。虽然,侯则舍郓而之石矣,宁不知继兹以往,果能视石如郓否。使能视石如郓,则予讵敢以绝望于人人也哉。予故于是而有以壮马子之志,因以明赵子之心。
嘉靖庚子年五月吉旦
奉训大夫致通安州事邑人省斋苑学谨序
卢明注释:
邑侯:此处指知县。
赵子:赵若唐,陕西邠州人。由举人,嘉靖十四年任。操心平恕,涖政精勤,废坠锐意,修举学宫、衙署焕然改观。嘉靖《郓城县志》(现存郓城最早的县志)的主修者。升石州知州。
马子奇:马奇,长洲人,举人,嘉靖年间任郓城县教谕,升知县。
刘子洵:刘洵,字天信,郓城人,嘉靖乙酉科举人,性好读书,不乐仕宦。筑园于西郊,时与朋辈啸咏其中。赵公若唐为署曰‘西浒书院’遂终老于此。
孙子宜翰:孙宜翰,字希文,号高平,郓城人,笃孝友,性刚正,于书无所不读,多次被举荐到朝廷中枢任职不就。
于子彰:于彰,郓城人,岁贡生,学正。
张子登汶:张登汶,郓城人,岁贡生,青县教谕,遗有《重修旧县寺碑记》。
行移:
舍郓而之石:指赵若唐离开郓城,到石州任职。
苑学:字启愚,正德癸酉举人,初授沾益州知州。丁艰服阕,补通安州知州。为人质直,自任不能事上,逾年弃政归里,闬惜之。公勤于举子业,晚犹孜孜,手不释卷。后学业诗者,多宗之,称‘省斋先生’。入乡贤祠,古代县城中为其立有“夺标坊”。
嘉靖庚子年:即嘉靖19年(公元15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