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可由短暂而强的刺激所引起
(2008-12-13 00:02:55)
标签:
杂谈 |
例如母亲哄小孩儿睡眠那样,总是一样的语言,重复的动作。这种情形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这就是说:“一定的皮层细胞对一种长期持续作用的外来动因发生反应,以致疲劳,并转入抑制状态。如果皮层的其它活动点没有对抗作用,抑制过程就扩散开来,引起睡眠”。这一理论在对我们进行所有的关于人体抑制性的研究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皮层细胞具有非常迅速的疲劳性,因而能快速地转入抑制状态。“这恰好与脑低位部分的细胞在同样条件下的坚韧性成为一个鲜明的对比”。我们先看探究反射促进抑制的过程。
有一条狗,属于高度的抑制型。它是一只非常胆怯而驯顺的动物。这条狗被用于胃分泌实验,因而必须在实验架上站立许多小时。当时看到,它在这种情况下从未入睡,而呈清醒的姿势,安静地站在实验架上,几乎毫不动弹,只是偶尔小心地换脚。但这不是感觉缺失。它对呼名发生了反应。然而,一旦它从实验架上放开,就立刻陷入难于置信的兴奋状态。它尖叫,猛力冲撞,而且无论用什么方法,不管是大声呼叫或棒打,都不能制止其兴奋,“它变成了一条完全不认识的狗”。但是,只要让它在室外走动几分钟,就立刻变得同从前一样,自己走进实验室,跳到实验架上,又站着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