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2017-10-18 19:27:31)
标签:

淮安

文通塔

淮安府署

国六

窦娥冤

分类: 走遍江苏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有次去淮安办事,挣了半个上午时间,想去看看国七的文通塔。结果开车到塔苑,却被告知此塔正在整修中,暂不对外开放。门卫老太太看我拎了相机比较心诚,打开苑门让我在门口拍了张文通塔全貌,说是全貌,其实下端已经被隔挡用彩钢板遮住了。

    我随即坐车里用手机搜了下,看看改去何处才能不辜负这半个上午,很快就敲定了离文通塔不远的淮安府署,国六单位。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地处运河中段的淮安因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逐渐成为苏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线上四大都市,在明代即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 淮安府署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后一直沿用至清末,至今已有640余年历史。淮安府署在明朝时管辖区域为赣榆、海州(今连云港海州区)、邳州、沭阳、宿迁、睢宁、桃源(今泗阳)、清河(今清江浦区)、安东(今涟水县)、盐城、山阳(今淮安区)等九县两州,是江苏辖区面积最大的府署,够厉害啊。 

    淮安府署官网首页上有几句宣传词,有一句是“千古奇冤窦娥案发生地”,“三伏时节雪纷飞,楚州地面旱三年”,让人印象深刻。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窦娥冤》出自元代关汉卿写的元杂剧,淮安府署在官方介绍上是建于明洪武三年,元早于明,那么说窦娥冤就发生在淮安府署,不合理了。而且《窦娥冤》是关汉卿改编自东汉《东海孝妇》这一民间传说,既然民间传说,那就没有确切的“发生”之说,即便真实发生过,也是在汉时东海郡,那时候的淮安与东海郡没关系。真实情况是关汉卿在改编创作《窦娥冤》时,将剧中人物生活地点和情节发展地点设置在了淮安(时称楚州)。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淮安府署里面空间很大,有三条中轴线。中路进入仪门后,有戒石坊、石坊正面上书春秋著名思想家荀子的“公生明”三字,意为“公平公正方能明察事理”,背面刻有后蜀皇帝孟昶所撰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告诫为官者时刻要记住自己的收入都来自百姓的血汗,百姓好欺,但你的所作所为都逃不过上天的慧眼。仪门内两侧按文上武下,左文右武的传统依次排列府署办事机构六科。东面是吏科、户科、礼科,西面是兵科、刑科、工科,正对应着朝廷的六部。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穿过戒石坊,是淮安府署核心建筑正堂,高10米,占地500多平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府衙大堂。正堂是知府日常办公,审理案件之场所。堂内高悬由皇帝钦赐、宋代思想家朱熹撰写的忠爱二字匾额,两侧有一红色楹联:到盛怒时稍缓须臾,俟心气和平省却无穷苦恼;处极难事静思原委,等精神专注自然有个权衡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正堂后面经过垂花门便是二堂院落。二堂主要是知府不升堂时处理日常事务的场所,二堂东、西各建有五间东、西厢房,分别为文、武官员议事之场所。堂内高悬匾额“复见青天”,两侧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中路前段是办公建筑,中路后段则是知府及其家人生活居住场所。从二堂过宅门便是知府居住的上房院落。上房名“清德堂”,正房为知府及夫人居住的上房;东厢房为知府官亲、长随等居住的场所;西厢房为知府两位重要幕僚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居住场所。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上房后面还有二层小楼青玉堂,是知府小妾及子女居住场所,内里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文玩摆件等等,琳琅满目。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西路为军捕厅署,建有皮场庙、腰斩台、仪门、待质所、熬审房、法鉴堂(大堂)、简房、招房、中国古代刑具展示室(二堂)、第一、二、三展示室、水龙局、火神庙、库房、邮政司、驿站等建筑。 里面挂了好多受刑的蜡人像,残缺不全,血肉模糊,恶形恶状的,看了不好受,所以我几乎是一穿而过。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东路为迎宾、宴客场所。前为祭祀、招待来宾娱乐之所古戏台、酂侯祠;后为宝翰堂,是知府用来和来宾交流诗、书、画的专门场所;再往北则是藤花厅和集贤堂,是知府宴客场所。最后是后花园。后花园曲径通幽,是知府及宾客们赏花赏月、游玩之处。后花园原名偷乐园,意为:“水亦忧,旱亦忧,太守之乐偷矣”,为明代知府张敦仁所取。天启年间时任淮安知府宋祖舜认为“偷”字不雅,改园名为“余乐园”,意为空余找乐之园。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淮安府署

    回来查看我拍的照片,发现居然没拍到国保碑,可能是自己疏忽了。最近在网上搜了下,想借用张国保碑的照片,但百度图片和360图片中均没有看见有其他人拍到的国保碑,难道是压根没立?今天看到了博友江南游1971的相关博文,才找到了上面这张国保碑照片,原来是保护得太好,让人一时发现不了。国保碑名“淮安府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