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郭艾伦cba辽篮辽斋 |
分类: 情系辽宁队 |
一些原本没什么新闻性的素材,因为媒体的“过失”成了没营养的新闻,很大程度上是对大众资源的非礼占用。愤怒与谴责过后,一片荒芜,毛儿都不剩。
辽篮和郭艾伦带来的流量有目共睹,相关新闻、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成为众多媒体、自媒体攫取价值的重要来源,这本身无可厚非。
不跟热点的记者不是好媒体人,不蹭热度的自媒体不是合格网民,不论是趴活儿,还是蹭热度,都算不上什么低级的行为,恰恰是聪明人借力而行的展现。
就比如说我这个辽斋系列,本身就是蹭热点的博文。总发冷门,曲高和寡,谁看啊?来点大众关注的,这也算满足市场需求。当然我知道这个“市场”是谁给我的,是关注者啊,你们的一个阅读,一个赞,一个转发,一个在看,虽是举手之劳,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可至千里。这其中的能量,不能小觑。
回到艾伦这个事件中来。广州媒体官方也道歉了,虽然是避重就轻,“真凶”并没有被抓出,但辽篮俱乐部官方回应的同时,也用强硬的态度表达了自身的坚决,言外之意很明显——辽篮和辽篮球员不是谁想捏咕就捏咕的!
有时候一想,咱们一天天总拿着科比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当成榜样,那在身边的榜样不值得尊敬吗?且不说加练是否能带来成效,郭艾伦和球队过去取得怎样的成就,在这个语境下属于另一个范畴,单就竞技体育而言,一名球员那颗永不服输、好胜的心,难道不值学习么,难道不是正能量么?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和载体,如果记者或相关工作人员心眼儿小到如此程度,那我觉得他愧对于记者以及工作人员的身份,尤其在当下封闭赛会制进行比赛的过程中,这样的人怎么能进入赛区呢?
如今,CBA的品牌价值大打折扣,裁判的业务能力低下,教练球员的戾气重重,记者还没事儿找事,你说说,CBA的社会价值,还有吗?
平心而论,不论是之前的马上布鲁克斯加练,还是如今的郭艾伦加练,他们对这项运动的投入,都应当被尊重,过度的风凉话,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今社会一些人浮躁的心态。
想想也挺没意思的,鲁迅曾说过,恐吓和辱骂绝不是战斗。不用太仔细的想,也是挺有道理的。(作者微博:@张诺依曼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