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甲怪相:有多少糊涂账可以重来?

(2011-11-04 09:39:27)
标签:

中甲

欠薪

沈足

世代

地产

赞助商

体育

分类: 体坛大视角

文/清风

 

    2011赛季中甲联赛落幕了,相比大连阿尔滨的一骑绝尘,广州富力的起死回生,其他俱乐部的被关注度似乎并不高,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中甲联赛本身就如同中国足协后老伴的干儿子,人家连中超这个大儿子平时都照顾不明白,还提甚你个中甲也么哥?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二级联赛,但凡关心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人们必然会去关注。跟了中甲一个赛季下来,我是切身体会到这职业联赛的不职业。
    就拿长期关注的沈足来说,赛季之初,甲方沈阳东进俱乐部与乙方辽宁世代龙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其中第一条明确写道:乙方将在2011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沈阳东进足球队每取得一场胜利,乙方将奖励东进足球队20万元人民币,平球奖励10万元人民币。
    2011年3月9日,在沈阳高登大酒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日乙方向甲方支付100万元人民币预付款。据了解,随后联赛开始后,世代方面向东进支付了一场赢球奖20万元人民币。但沈足一个赛季下来,战绩为,9胜10平7负,按合同协议,理应获得280万元的奖金,但最后出现的却是160万元的差额。
    事实上,从沈足俱乐部未发放奖金场次及其数额的表单可以看出,自从5月21日沈足主场3比0胜广东日之泉那场比赛起,随后的11场奖金迟迟没发放(6胜5平170万元)。按照这个金额来看,和整个赛季160万元的差头还有10万元之差。当然这其中,俱乐部方面也没给出明确说法。
    早在2011年9月15日,沈足俱乐部教练员、队员甚至包括翻译在内,给沈阳东进高层写了一公开信,信中写道,“虽然今年3月9日我们在南方冬训,但是我们在媒体报道中知道,俱乐部已经和赞助商,辽宁世代龙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赞助合同(合同参见前文)。”在这封联名信中,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批队员对维权的渴望,“我们付出了血汗,不知道俱乐部为什么欠我们的劳动所得?如果是俱乐部欠的,请给我们一个说法。如果是赞助商,辽宁世代龙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欠的,我们更要讨回一个公道。否则,我们将通过新闻媒体和法律武器,去要回本来就属于我们应得的血汗钱。”
    对于这封联名信,东进俱乐部方面某高层领导说法是,“这钱不是俱乐部欠球员的,而是赞助商,之前我们也和世代方面联系过。但他们的回复竟是,这钱不给了,你们愿意告我们就告吧,走法律程序我们(世代)肯定输。
    如今,随着赛季的结束,球员也都相继回家开始了假期生活。而这笔糊涂帐,看上去双方很难以皆大欢喜的结局告终,不出意外,双方将走上法庭对峙。究竟沈足球员能否要回他们的“血汗钱”,本博将对此事持续关注。

 

评论:一个巴掌拍不响

    很多时候,这样的博文看上去功利性挺强。即,某俱乐部的御用写手,帮助球队说话,从而达到某种目的。但老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更何况,从这个赛季跟东进开始,到写这篇博客这段期间,我连个车马费都没得到,更别提什么“御用”或“代言”之类这种如此具有道德情操的唬人词汇。
    不得不说的是,对于东进这个俱乐部,这几年单从人员的变动或可看出它的不职业,甚至时常做一些头脑发热的决定。就拿今年来说,常务副总孙长龙和主帅于明几乎在同一时间双双“下课”,随后助教张玉宁也丢了饭碗。搞笑的是,孙总留下的空缺俱乐部方面迟迟不作调整,居然让东进篮球方面主管人兼任。要不是陈波临时充当“救火队员”(代理主教练)兼“心理医生”,沈足这个赛季要想拿第五,那是难于上青天。作为老沈足队员,陈波对于沈阳足球自然很有感情,且曾经作为这支球队的队员,对整支球队的了解不是桑特拉奇这些所谓好高骛远的名帅之流所能比拟。
    言归正传,说到欠薪,这在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并不少见,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时常会出现罢训、罢赛的负面现象。但沈足球员并没这样做,不能说他们缺少男人的血性和激情。这一点,还得说到人品球品俱佳的主教练陈波,其实很多时候训练中队员会出现消极情绪,毕竟面对“劳而无获”谁能平静的跟老道似的?面对这种情况,陈波便从主教练成了“心理医生”,安慰、疏导工作没少做。
    表面来看,不履行合同的世代难以理喻,然而沈阳东进俱乐部就一点责任没有了?这个时候,如果一支俱乐部首先想到的是搞公关,即先把自己搞清白了,可以说这未必是一支成熟有远见的俱乐部。一家成功的俱乐部,靠什么留住和吸引良材?专业的运营,规范的管理,良好的诚信……
    协议是俱乐部和赞助商所签,如赞助商不执行合约,那俱乐部有义务更有责任去维护球员利益。否则,球员身在其屋檐下非但感受不到温暖,反而还会淋雨,不职业的俱乐部让职业的球员真的很伤心。
    试想,如果在球员放假前,东进俱乐部先把这笔钱垫付给队员,让他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享受假期,或给父母买些什么东西尽尽孝道,或跟女友逛逛街放松放松,那会是什么心情。至于俱乐部和赞助商怎么解决这事儿,这跟球员没多大关系,毕竟在大好年华里,这些足球小将本不该被球场之外的东西牵扯太多的精力和体力。
    再者,类似事件并不少见,但从来就没见到联赛的管理者有什么条款规定,少了约束,往往会多了肆意妄为。至于沈足球员迟迟拿不到奖金这事儿,暂且不去谈论赞助商和俱乐部的谁是谁非,目前只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全体教练员、队员在公开信后签名:

中甲怪相:有多少糊涂账可以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