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风
客战多特蒙德,带着1比1的比分撤退,战略上成功了
但阿森纳已不像阿森纳,至少不像温格麾下的阿森纳

看现在的阿森纳,就像一堆没有孔的蜂窝煤,而且还感觉在高原之上,燃烧时缺乏激情,缺乏美感。联想起近日很喜欢听黄小琥这个老女人的《没那么简单》,猛然发觉,亨利皮雷维埃拉的兵工厂梦幻时光早已沦为可怜的记忆。生涩、脱节、松散,这是温格的球队留在威斯特法伦球场的标签,是谁谋杀了枪手的浪漫?
本来想用“枪手开始走复古路线”这类极具年代跨度的标题,但转念一想,还是低调点吧。毕竟上世纪80年代,在意甲席卷神州大地的那些日子,想看场英超直播绝对是奢侈品,球迷也多是从电视台的足球节目以及报刊电台获知情报。当然,本人那个年代对于足球的记忆很模糊,只记得自家21寸的长虹电视里有7个频道,其余几乎空白。所以,至于温格的前任格拉汉姆带队风格,多是后来从报刊杂志网站了解。话说,那时的阿森纳奉行1比0主义,这倒有点意大利足球的味道。重要的是,场面过程粗糙,很符合当时英格兰足球的主流价值观,彪悍、粗狂、硬朗、糙哥、力量,关键词基本这类风格。以至于看阿森纳与多特“萌”德这场欧冠首战似乎有点穿越。
温格妥协了,不再投入重兵进攻的枪手渐渐变得功利,看台上的他似乎赛前就预谋好平局是可以接受的。射门次数上,主队多特蒙德达到20+,而枪手全场仅有9次。控球率方面,双方五五开,但厂子还稍显落后。印象中,除了面对巴萨,一般很难出现这种局面。主队打得有些急,但随着比赛的进行,相信会越来越好。
在几乎没有中场控制的情况下,冷酷的范佩西,冷静的右脚破门,要感谢沃尔科特漂亮的助攻,老虎似乎在一夜之间习得小法纳斯里直塞精髓。当然,新援阿尔特塔也是个不错的中场,只是人们难免和其前任相比,如此一来便有了落差,这个时候还得看到,这个效力埃弗顿六年半的中场铁人1000万英镑的转会费何其超值。比赛中,阿尔特塔在拼抢中挂了彩,铁人够硬,其实埃弗顿人普遍都硬,比如曾经的李铁。
全场比赛就要结束时,佩里希奇神来之笔的抽射无解,瞬间被0910赛季罗本在老特拉福德的灵魂附体,范德萨做不到的,年轻的斯泽斯尼也难以做到。这脚世界波让多特蒙德很销魂,当然让阿森纳更销魂,只是两队的情感在两极。对于多特蒙德这群小鬼而言,能在终场前扳平比分看似幸运,其实这也是天道酬勤的结果。与此同时,枪手也该懂得,胜利不是守来的,单从教授引援风格即可看出,不断地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在“萌”德面前,枪手更像老师傅,可老师傅最终被那一记大浪干翻了,温格的那艘小木船被翻扣在威斯特法伦恐怖的人海中。
当然,6场的系列赛才刚刚开始,一场1比1的平局还不足以定生死。可看到下半场阿森纳完全被压制挺揪心,若不是主队扳平心切,恐怕枪手很难招架9年后重回欧冠赛场的多特蒙德。而连续14年参加欧冠正赛却没有品尝过冠军滋味的,阿森纳成为少有的“钉子户”。
此役,出现在宋两侧的不再是他熟悉的小法和纳斯里,而是贝纳永和阿尔特塔。虽然上述两位也称得上一个风骚一个硬朗,但入队不久仍需磨合。臆想,哪怕罗西基能带着健康的身体而来,也算是补偿吧。两队0203赛季的交锋,当时正是凭借还在多特蒙德效力的罗西基梅开二度从而帮助球队2比1力克阿森纳。当年的罗西基是意气风发的莫扎特,而今只能感慨时间这把杀猪刀,将他拨弄成《东风破》,岁月就这么将故事染色看到让人看到艺术家的青春年少。
如今的阿森纳,很像历史上的阿森纳,却一点不像温格的阿森纳。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教授的理念正悄无声息的转变,连他本人都不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