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狱反弹到天堂是什么感觉?你可以问问老特拉福德的红魔球迷;从天堂坠落到地狱是什么感觉?你可以问问老特拉福德的蓝鹰球迷。当弗格森无奈的表情下载到99.99%无限循环的时候,当休斯已经把客场一分揣在兜里的时候,这球踢的很戏剧,很艺术,很惊险,很刺激,很传奇,爵爷瞬间的无奈和休斯的一分却被绵长的时间撕的西碎。从拉锁里爆发出来的是两种主题:对于红魔来说,叫吓你玩;对于蓝鹰来说,叫泡死你。这就是云烟,这也是命运。

曼彻斯特同城德比,很激烈,很壮观,两分钟,冰火两重天
想起上一场做客白鹿巷,曼联在开场不到一分钟时就被迪福用世界波“秒杀”,这“波”果然够强大。不知道你是不是觉得那“波”很好玩,回到老特拉福德,开场不到两分钟,鲁尼也制造一种“波”,小坦克用凌波微步搅乱曼城的后防线,先破了曼城一城,梦剧场梦幻开局。
这场比赛之前,某国内门户给出了一份曼城的主力出场名单(预测版),结果上面没有特维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考虑到阿德巴约在市政球场一周前的表现而采取保守B计划。万一特维斯在老特拉福德进球从而玩挑衅可不是好消息。但这个门户的评论员或编辑真的看走眼了,特维斯不仅上场了,而且表现的还挺职业,人家一点都不怯场,速度够快,个子够矮,他每一次拿球都被红魔球迷“嘘嘘”也在情理之中。遥想当年坎贝从热刺转会到阿森纳,结果被骂成叛徒,还有上周贝巴在白鹿巷的“悲惨遭遇”,特维斯当然也不能幸免。阿根廷人在重返梦剧场的时候,似乎连门柱都不放过他,看台上的球迷在唏嘘,水管一样的门柱仿佛变成了一堵难以掠过的墙。不知贝拉米是不是想找一个替队友排气的途径,他把黑脚两次送给体格强壮的巴西人安德森。吉格斯的这位威尔士老乡,真的可以一脚定江山了。当场下的罗比尼奥眼巴巴的看着威尔士人在这个位置锋芒犀利,他是否曾考虑过换球会呢?因为有传闻说“罗比尼奥=小罗+1000万”的交易。
上半场曼联的表现如此糟糕,同城战役不好打,这的确是理由,但未免太牵强。如果将两队的球衣互换,大概也不会有人怀疑在梦剧场的这些演员是山寨版的。朴智星不知是不是被七万周薪砸晕了脑袋,这场比赛显然是没带脑子来,他今天陷入了“西方人的13”,从而失去了反恐精英里“经典小白”的准星。准“星”,有点“朴”,没“治”。如果不是最后时刻欧文的经典绝杀,那么上半场的曼联中场肯定会遭遇成千上万夫所指。
范德萨受伤后,曼联的第二门将让人有点心里不踏实。事实应验了球迷的担心。巴里捡到特维斯拼命制造出的杀机,一脚踢进福斯特把守的城门。这球要怪就怪福斯特,是曼联自己的人玩大了,福斯特罄竹难书。毕竟自己不是斯威夫特,想让别人怕你,得先凶狠一些,果断一些,按说应该不用请武术教练。而在那一刻,费迪南德也只能在那块看热闹,很无奈。福斯特啊福斯特,他一定不知道在遥远的中国联赛里,有一位叫孙寿博的守门员,如果他知道了,肯定会为这一记得瑟过度的动作导致的后果而感到无比欣慰。另外,有个建议,希望福斯特换个号码。即便你当不了对内的1,那最好也别选12、16这样的号,因为那样很容易给自己造成压力。并不是每个穿十二号球衣的守门员都是帕柳卡,也并不是每个穿十六号球衣的守门员都是巴特兹。老特拉福德的门将如此狼狈,真让球迷怀念老范,可是现场的红魔球迷不会唱“你快回来”。
低迷不仅属于福斯特,同样属于钢铁后卫费迪南德。90分钟传球失误,让贝拉米沿自己的右路如风一样掠过特拉福德似乎已经疲倦的草皮。贝拉米突入禁区如入无人之境,球像炮弹一样直蹿福斯特的左上角。这个“波”级进球,不由得让人想起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拉姆在与哥斯达黎加的开幕式上的那个进球。试想:若不是弗莱彻今天的刀光闪烁,若不是欧文的剑影依旧,那么费迪南德的场子真的不好收。欧文在最后时刻导演了《拯救大兵费迪南德》,场面着实感人。
如果说曼联天亮尿炕,那么曼城则是天亮便秘。当然这只是个比喻,没有丝毫讽刺的意思,我想这对于曼联球迷来说肯定能够接受,至于曼城的球迷,可能要激起民粪了。没关系,曼城输掉同城德比并不丢人,而且他们现在也有理由被英超的任何一支球队所重视。至少他们在人员的构成上,绝对算作一支豪门,差就差在底蕴。纵然缺少了阿德巴约,罗比尼奥,甚至是圣克鲁斯,但曼城的攻击力看上去并没有打折扣。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想应当为休斯鼓掌,为曼城的每一名在场球员鼓掌,输掉了比赛,赢得了尊重。但如今的曼城还不算豪门,只是具备了豪门的潜力,如果有一天,人们的焦点不再停留场上11张飞奔的“蓝色钞票”时,那时的曼城才刚刚上路。
吉文虽然在比赛中丢了四个球,但他显然用自己出色的扑救告诉福斯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贝巴太无奈,梦剧场的梦在继续,但仿佛贝巴本场比赛的每一次噩梦都有吉文的影子。当一个必进的头球出现后,老爵爷激动的从椅子上起身,正准备握紧拳头庆祝时,吉文就出现在那个曼联教练组与球迷们都不希望看到的位置上。一“文”当官,万“夫”莫开,真不幸,曼联的9号叫做贝尔巴托夫。欧文上来就好多了,“文”字当头,定然让曼城门神疏忽大意,哦,这种说法当然不是正史,可理解为野史。
最具有争议的应该是伤停补时的时间吧,原本4分钟,实际6分钟。为什么呢?休斯很不解,很无奈,很无助,弗格森很兴奋,很得意,俨然像个老小孩儿。两分钟,欧文的机会主义再次闪光,曼彻斯特至此冰火两重天。在休斯看来,裁判的表肯定不是瑞士制造的,更像是南非制造,很慢很安全,但恰巧红色的曼联沾染了红色土耳其的神奇,当尼哈特,塞米赫淡出我们视线的时候,曾经的天才少年又回来了,欧文,他穿得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曼联七号。这个时候,估计卡佩罗要费脑筋了。英格兰锋线可以有多种排列组合,不知在卡佩罗2010年南非的战术体系中是否能给欧文一席之地,而对于欧文来说,随后比赛的表现将至关重要。
“时间”肯定成为赛后曼城球迷发泄不爽情绪的途径之一,这当然可以理解,但从另一方面看,时间对于两支球队是对等的。如果抛开时间不谈,我们会把目光转移到球员身上,太多的“导演”不约而同的导演了一出刺激的同城德比,而同样的梦剧场,同样的比赛过程,却产生了两种剧目名:对于曼城,叫做《追赶了90分钟却换来灰烬》,对于曼联,叫做《欧文的救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