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娃儿啊
(2009-08-24 00:26:34)
标签:
教育中产阶级娃儿北航四中中国杂谈 |
朋友甲的儿子明年高考,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但朋友还是付了4万多块让儿子去上什么“一对一”的课程,每小时450块。为什么?不掏这4万儿子上北航财大没问题,但朋友还是希望儿子往北大清华努一努。为此她为了儿子没有每天背几十个英文单词大发雷霆,虽然孩子现在暑假期间每天还要花5-6个小时做功课。
朋友乙的儿子也是面临高考,也是北航理工大学肯定能进的孩子,但听说昨天乙还是狠狠地抽了儿子,因为他玩儿电脑(现在是暑假)。为什么?因为乙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为孩子倾注了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儿子能上清华北大,她不能容许孩子在这关键时刻有一分的懈怠。
朋友丙,女儿刚刚考到四中的高中,皆大欢喜。丙住望京,大山子上班,以后的三年就是每天早晨6点出门送孩子上学,晚上10点接孩子回家睡觉。这意味着孩子从此以后三年里每周一到周五不可以有时间看电视上网。听说四中的校规里明确“晚自习6点40到9点期间不可以上厕所”,目的是让孩子们高考时不跑肚(俺爹说这事儿高考前1星期就能练出来),还说家长们会看到明亮的教室里静悄悄的一片,那将是四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这风景好像在监狱里也能看到)。家长和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累?因为四中的孩子就要往北大清华奔,要不然就只能去耶鲁或者哈佛。
朋友丁,女儿今年已经保送北航,高考后在家闲呆几天,他问孩子为什么什么都不干光发呆,女儿说懒得干任何事,连睡觉都懒得睡就想这么呆着。丁恼怒,把女儿狠狠教训一番,理由是人的一生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周围的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在“北大清华”的梦里苦苦追寻着,我没有这个福气和奢望,因为我家儿子要是参加高考连北航和财大都是白日梦,但儿子回来的两个月里我还是冲他爆吼的好几次,包括今天,吼的我胃发寒眼发黑心发痛。为什么?因为儿子乱花钱到了过分的地步,我无法想象再这样下去的结局。
想想这些包括我在内的跟孩子们较劲的家长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劳小康起来的中国中产阶级。
还在为温饱奔命的贫民阶层不这样对孩子,没工夫儿,孩子能不再给自己增加负担就烧高香了,考多少分上什么学校无所谓。
下辈子也花不完的贵族阶级不这样对孩子,没必要,孩子只要不变成重度败家子儿维持轻松富足的生活基本没什么问题,考多少分无所谓,反正有钱买文凭。
唯独中产阶级把操心孩子的未来当作自己人生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为什么?
1。一般来说,这类人的上一代没有什么权势和经济基础(那个年代有权势的留不下什么经济基础),甚至很多人当年还在吃糠咽菜。今天的小康生活都是靠自己小时候头悬梁锥刺股考上大学走出山沟,努力工作积极表现一点一滴换来的,并在后来的生活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成了这类家长教育孩子的信条。
2。中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可以让孩子们啃老到永远的程度,好容易挤到“想啥吃啥”的圈子总不能老了又变成“有啥吃啥”的境地吧。可是自己吃到了甜的又不愿看着下一代有一天受苦,那样自己也吃不踏实。如何能够做到既不能被孩子拖回旧社会,也不能忍受老子吃肉儿吃糠的场面?(这其实是一种潜藏在每一个中产阶级内心的巨大恐惧)唯一的办法就是督促帮助孩子们踩在家长的肩膀上再上一层,最起码也得走在同一地平线上。与其说这是在忧虑孩子的未来,不如说是在忧虑我们自己的未来的生活质量。
3。贫民阶层的孩子们没有心理压力,就像我们的当年,多挣一分就是赚的,得不到也没有损失,革命者失去的只有锁链。贵族的孩子们靠着老子的钱财吃香的喝辣的,最不济也就是落魄到中产阶级。只有中产阶级,不得有任何的懈怠,只能上不能下,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太不容易了。中产阶级的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这个地位都感受着越来越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越来越恶劣的竞争环境,这使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未来的艰辛,却没有可能改善或减缓这个残酷的局面。怎么办? 把自己和孩子一同扔进玩儿命的海洋拼个你死我活。
当我告别了中国式的教育之后我就开始厌恶和反对这样的教育方式,因为我认为这种方式折磨和摧毁了我们最美好的青少年时代和渴望自由快乐的心灵。更何况现在的孩子们比我们当年还要辛苦。
可说实在的,在现实面前,我却常常矛盾和纠结,相信周围的很多家长也同我一样。
我们不可能让孩子们明白和理解这一切,不经风雨就不见彩虹,而这帮孩子连乌云还没看见。
但我们敢把孩子推到风雨里吗?不敢,不是不能,是不敢。因为不是所有的风雨之后都会出现彩虹,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的风雨里的落汤鸡。
我们在做的,能做的就是推延让孩子们走进风雨的时间,或者说我们在用一把大伞为孩子们遮住外面的风雨,等待彩虹的来临,那时我们会说:看,要不是我,你早就淋成落汤鸡了吧?!甚至我们已经准备好孩子们会回答说:我本来还想淋点儿雨的,就是你们老撑着这把破伞!
我们错了吗?肯定是错了。
我们能改吗?改不了。
因为我们是新中国第一拨儿走进小康生活的中产阶级,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将来,我们的欲望和恐惧都使我们无法在这一时刻这一时代做到真正的淡定和超然。
太累了,当个中产阶级。
太累了,当个中产阶级的娃儿。
注:
我指的中产阶级人士就是那些有两套房以上,家庭收入在30万以上,受过高等教育,35岁以上的中年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