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啃读”
(2022-09-18 23:25:2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读后感心得体会 |
昨晚终于拿到了《未来教师》这本书,晚上便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到今晚已把这几天要求阅读的部分补看完了。这几节的中的一些观点,是我以前所没有接触到的,使我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成长的方向和方法。要想实现专业成长就必须进行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
在第一章的第二节中,郝老师提出了“啃读”的阅读方式。通过阅读,我对新教育中的“啃读”有了正解的认识。7月28日进入新教育学习群,第一次听到“啃读”这个词,我认为“啃读”就像啃馒头啃骨头一样去仔细阅读、认真阅读、坚持阅读,从书中汲取营养,内化吸收。我平时阅读有在书上圈画观点、关键词句、做简单批注和做摘抄笔记的习惯,较平常人看书认真,我以为这就是“啃读”了。阅读了“啃读”的五个层次和三重对话后,才知道我的阅读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真正内化的不多,根本和“啃读”不搭边。首先来讲“啃读”的五个层次,我只达到了一层半。“第一层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重点概念或关键句子、段落。“我基本上是用两种笔来勾画,勉强达到了这个层次。”“第二层次,在书页、页脚等空白处写下阅读心得、疑惑、随想,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段或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批注。”阅读时我会写下简短的阅读心得、疑惑、随想,但一般不会去概括出段或章的中心思想,所以这第二个层次我达到了半层。至于余下的三个层次——将文本内容结构化、与他人讨论交流展开主题性、研究性阅读和写一篇内容综述或阅读心得平常是不会去做的,除非是在有硬性任务的情况下才会勉强去做。再来讲“啃读”的三重对话,感觉也只是完成第一重“人与知识”的对话的三分之一;完成第三重“人与自我”的对话的一小半而已。
“啃读”的方法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力(学习力),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深刻,实现真正的交流与深度的探讨,真正提升自我人格的深刻性。此刻,心里暗下决心,跟随新教育静静地啃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不断前行。
后一篇:熟知不等于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