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龄留学热告诉我们什么

(2010-07-22 11:02:39)
标签:

低龄留学热

应试教育

洋高考

特许学校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新一轮留学高潮和低龄留学热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综合不同来源的消息,去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22.9万人,比上一年度增长27.5%;托福考生比上一年增加了30%。2004年至2009年间,宁波市的留学人数增加了10倍。2008年中国赴英留学人数比2007年增长了22%,其中高中生留学人数增长了约80%。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直接参加“洋高考”。2002年,参加美国SAT的大陆考生只有200多人,去年已经超过1.5万人。以南京外国语学校为例,今年400多名高中毕业生中,有200多名参加“洋高考”,并被国外大学录取。在一些国家级和省、市级示范学校,这一数字可占到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5%至10%。

    对这一现象,留学中介自然喜出望外;教育者则多为留学风险、不必慕求洋学位等传统劝诫。但是,应当看到,社会舆论和家长的评价正在发生变化,显示出越来越清晰的理性。

    一些学生和家长谈到海外高等教育的灵活性、开阔性、严谨性,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满意丧失人性的应试教育,但在国内完全没有选择性,只好“用脚投票”把孩子送出国外。这在已经眼界大开、高学历、高知识的家长群体中特别突出。其实,谁都知道孩子年龄过小外出留学的不妥;但是,他们是在应试教育的祸害和留学风险的比较中“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宁可亲子分离,远走他乡,这其实是佷惨痛的。就在最近,我亲历了数起家长由于孩子极度厌学、恐惧上学而心力交瘁的“故事”,他们以为我或许会知道一二所能够接纳和抚慰这些孩子的小学,我却爱莫能助。他们中的许多人最后不得不选择“逃离中国”。

    这一现象给我们真正重要的思考,还是如何加快教育改革,尤其是被应试教育腐蚀变质的小学教育、乃至学前教育,首先解放小学生,还他们休息权、健康权、娱乐权,还他们一个说得过去的童年。自然,我们不能过于理想化,企求短时间内教育的巨变。然而,如果我们对儿童的同情心尚没有完全泯灭,能不能网开一面,至少允许办几所比较符合教育理想的人性化的学校?这种学校不是以应试和分数为导向,主张尊重和保护儿童,依据儿童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儿童顺其自然地快乐成长。在台湾,这类学校被称为“森林小学”。它既可以是民办的,也可以是公办学校,即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特许学校”制度:政府提供全部办学资源,由具有特定教育理想的教育家群体与教育局签约办学,享有特别充分的自主权。这样,许多家长、孩子可免受骨肉分离之苦和应试教育之毒,还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这难道不是我们应当追求和可以追求的改革吗?

    我知道,许多热衷奥数、追捧“重点学校”的家长会呲之以鼻:那将来小升初怎么办、高考怎么办?我想说的是,在这种教育中长成的学生,不但会更健康和快乐,而且学习成绩也会更好。否则,教育学、教育家是干什么的,直接办集中营得了!

                                                                         2010-7-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