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家陈劲松评《秀琴》(新华评刊:看《小说月报》2012年第1期)

(2012-03-21 15:09:35)
标签:

文化

分类: 他评

    评论家陈劲松评《秀琴》(新华评刊:看《小说月报》2012年第1期)

    在《小说月报》2012年第1期的短篇小说中,王威廉的《秀琴》值得一读。作为近年崛起的青年作家,王威廉的小说写得节制而又老练。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真正懂得小说为何物的人,《秀琴》充分体现出他的文学理念和小说潜质。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秀琴的女子,嫁给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经历过很多苦难的宝魁后,一起前往南方打工。三年后,秀琴抱着宝魁的骨灰回到了西凤村。宝魁是为秀琴而死的,深爱着宝魁的秀琴思念成疾,从此将自己当成了宝魁,每天站在村口等秀琴。小说从“我”小时候回故乡西凤村看到秀琴的怪异举止开始叙写,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围绕秀琴的命运遭际,步步为营,多头并进,虚实结合,将一个原本简单的因果故事,写得摇曳多姿,曲折动人。正如作者文中所说:“从外在于秀琴的目光来看秀琴,她就是一个奇怪的存在,就是一个凑足报纸版面的社会新闻;而从内在于她的眼光来看,她的奇怪却是一种神秘,一种感动,因此,这更是小说,是文学,是人性的丰饶。”诚以为是。超越于《秀琴》故事背后的思想深度,即表现于此。透过秀琴的举止,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影子。不同的是,找不到自我的秀琴,身上还依附着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我究竟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就这一角度而言,《秀琴》不仅从文学层面写出了人性的丰饶,更在哲学层面思考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小说月报》2012年第1期

重点推荐:

  中篇小说:无

  短篇小说:《秀琴》(王威廉)

一般推荐:

  中篇小说:《扩道》(谈歌);《通俗爱情》(独眼)

  短篇小说:《佛肚》(盛可以)

 

(来源:新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