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去来,以及《野草》杂志

(2010-04-08 21:53:20)
标签:

文化

分类: 行走

    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因为模仿了贝娄的书名:《耶路撒冷去来》。没有这一层,这个“哈尔滨去来”的感觉就淡多了。

    哈尔滨去来,以及《野草》杂志

    站在哈尔滨的冷风里,总会想起西伯利亚,想起俄国、苏联,那些为了抵御寒冷而过于浑厚的建筑,那些漫长而无际的冬天让人对信仰高天的渴望……哈尔滨去来,以及《野草》杂志

   

    从冰天雪地回到广州的湿润糜热,不知为何,总想起鲁迅的散文《雪》,那时十七八岁,极爱此篇章,曾反复吟咏,以为现代汉语美文之最。忍不住又附在下面,不为别人,也为自己,能够时常看到。在回来的时候还是和鲁迅先生有了一丝的关系:中篇小说《禁地》在文学杂志《野草》上发表了,“野草”此名就取自于先生的散文诗集,《雪》就是其中的小文。

   
            哈尔滨去来,以及《野草》杂志




附一:

    这段时间来,王彬彬和汪晖的事件,闹得很凶,和朋友也常常探讨与争执。我个人的反应阶段是这样的:1,震惊。2,阅读了《南方周末》转载的王彬彬的发难文章,对王在字里行间的态度并不赞赏,但是却有种铁证如山的感觉。汪晖的《反抗绝望》总体立意是独创,但局部有剽窃痕迹。3,在豆瓣网上看到很多高人,一字字去对照书再检验,发现有两个注释被王彬彬故意忽视了,这点极为恶劣。然后那些“剽窃”的地方,并不涉及论述的主题,而是一种学界的常识与背景,也加了注释,但没加引号,的确不规范吧。4,想起王铭铭,在自己“著”的书里加了自己翻译的东西,如果加上“编著”字样,就没事的……只有如我这样的人类学科班出身,才那么理解王铭铭对中国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界的意义。5,瑕不掩瑜,学术揭发不能变成屎盆子。

 

附二: 

                                 

 

                                 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