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宝马90后,在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意境中,直驱浙江义乌考场,参加08高考,于青春物质的气派中,显出一股横扫高考如卷席的得瑟。宝马90后,震我一跟头!十多年前,也就是张楚的《姐姐》震了我一跟头,十多年过后,90后豪车华服登上历史舞台,正应了我2007冬天的那句著名的提示——90后该出来混了!
时光倒流1979,我在家跟前的大山子中学参加高考,那时不用坐宝马,直接遛达就能到考场,不过那时也坐不起宝马,连宝马是啥都不知道。远一点的考生都坐公交或骑自行车过来,家长根本不陪,几乎连管都不管。我爸我妈的意见是——考得上大学考不上大学都无所谓。既然他们都觉得无所谓,我就更无所谓了。谁说不上大学人生就不完整来着?上了大学你照样不完整!况且,人生好些个不完整呢,你完整得过来吗?不过,我还是挺喜欢女大学生的,嘿嘿。
1979年1月,我高中毕业,凭着对文科的爱好进入高考提高班的文科班,准备突击半年参加高考。春节后一上课,得,踏实复习不了了,文科班女生对男生占压倒性优势,差不多三比一,而且用现在的话来形容,不少女生都带有闷骚气质。那时候可不叫闷骚,叫什么不告你,反正比闷骚更——
那时候我对女生的感觉还不是那么强烈,北京男人一般遵守“兔子不吃窝边草”和“朋友妻不可骑”两项原则,所以我的兴趣还是用在读书上。可是,高考复习的那些破教材,我一点儿也看不进去,我那时深度迷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宋代婉约词人秦少游、周邦彦、柳三变、李清照的小嫩词儿,所以我不是旷课就是上课看课外书。
七月的七、八、九三天高考,7号上午考政治,我特别不喜欢政经,所以我老不正经,考得一塌糊涂;7号下午考语文,这还凑合,语文撞着我,基本就死了,考得还马马虎虎。8号上午考史地,我对历史地理都有一定的兴趣,不过喜欢野史和歪理,估计跟高考题不搭;8号下午考数学,这是我顶烦的一种东西,但我不烦华罗庚和陈景润,估计也就一刻钟、瞎答了几道题,大半个白卷我就撒丫子颠儿了,回家抄起游泳裤就跟哥们姐们什刹海游泳去了。因为第二天、9号我可以旷课,就是旷考,9号就考半天,考英语,自愿参加。谁参加呀?当时高考在我们心中甭提有多烦,以至于所有考试我都烦,世界上就没有考生不烦考试的。
不过看了90后女考生,驾宝马、踏破义乌山缺的豪奢气质,我对如今的高考有了点儿小敬意,希望这位90后宝马女考生,能够考上大学,震死那些马季说的红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