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真美!
当步入景区的一刹那,我就被眼前的沙丘震住了。她的色彩、她的曲线、她散发出的那种西域风情。让人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动,想要向她奔跑,想要深入其中,想要和她亲密的融在一起。
鸣沙山太美了!
30多人的团队在导游的安排下去骑骆驼,只有我告诉导游,我不骑了,我要奔向她,向她进发,向那座最近的沙丘进发。这个决定让我不虚此行。
http://s16/middle/49224aeetca709b0321af&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沙,细腻、温润,几乎感受不到沙漠的严酷。在这里稍稍静下来体会眼前的美景后,几乎是一路小跑,向沙丘冲去。那种兴奋、激情,奔放,真的很享受!有种恐怖叫处变不惊,据说伦敦奥运的时候,一些伦敦居民若无其事,心无波澜,甚至还有一丝丝厌倦。面对盛景淡定如斯,不知该赞扬伦敦人的见多识广,还是该可怜他们的心如死水。庆幸的是,我还能尖叫起来,还能投入进去,还能像个孩子,忘我的乐在其中!
身后的骆驼,俊美高大,那些骑骆驼的人在享受美景,也成为我眼中的美景。骆驼因人而美,沙漠因骆驼而美!在我的眼中,这是一幅活动的画儿,一幅活着的大画!
http://s11/middle/49224aeetca71662975fa&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2/middle/49224aeetca7143748901&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沙丘近在眼前,风的威力开始显现。沙,象烟一样飞起来,一阵阵的沙雾。有时候总能触景生情,似乎在为谁而唱:“流沙,流沙,满天飞,你为谁妩媚”。那歌《飞天》的歌声就是为她而写,吼起来是多么的酣畅!沙与沙相撞的声音清晰可闻,据说这就是鸣沙山名字的由来。不一会儿嘴里、耳朵里都是沙,嚼起来嗞嗞响,这才是沙漠的味道。很多人进鸣沙山都会全幅武装,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完全与风沙隔绝,仅仅露出的眼睛还要戴上深深的墨镜,我不知道这样来鸣沙山还有么意思,还能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就像不能太把IPHONE当回事,LP给它买了两个套,都被我弃之不用,就是喜欢那种薄,那种楞,那种板板的简单。
http://s6/middle/49224aeet7aa4fbdcb1d5&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2/middle/49224aeetca71cf08a60b&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6/middle/49224aeetca71d3ce3b45&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鸣沙山真的很美,这些用风雕刻出来的曲线,用沙石堆砌出来的柔和,用光和影构成的明暗,一点儿都不显得杂乱,不显得呆板。该平滑的地方她能给你无尽的平滑,该灵动的地方她能像丝带那样飘柔,该明媚的时候她能春光乍泄,该侵蚀的时候她能风沙俱来。材质、线条、光照、真是绝妙的合作!这种由近致远的色调变化,由明到暗的截然对此,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美,而是一种浓郁的风情!那种深入神经的风情!
沙丘到脚下,感受更真切,飞舞的沙粒,嗖嗖飞过,迅捷无比,像精灵!
http://s9/middle/49224aeetca725738e7e8&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8/middle/49224aeetca7258c81b97&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已经到了沙丘高度的一半,几位五六十岁的阿姨已经累的不行,五步一停,十步一歇,相互鼓励,不时的向天空大吼一声,这种嘴硬腿软的体验,在这里更容易出现。也加入鼓励她们的行列,结果便是无休止的被请求为她们拍照,拍照,拍照,各种拍照,直到忍无可忍。如果我在这个年纪,相信也能像她们这样快乐的挑战自己,用18岁的心理不厌倦其烦的摆各种POSS。
不知不觉已经快爬上了这个沙丘,沙脊左侧的骆驼队和沙丘更加漂亮,而左侧的月牙泉也意外的出现在眼前。
http://s6/middle/49224aeetca7297b914f5&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7/middle/49224aeet7aa5121f02f6&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4/middle/49224aeetca7299b7fafd&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4/middle/49224aeetca72a142e05d&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2/middle/49224aeetca72bdbe095b&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第一个沙丘的山顶近在眼前,按照线路可以右行然后下沙丘去看月牙泉了。我似乎不愿意就这样结束,离集合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开始独自向前方更高的那座沙丘进发。没多长时间,就又登到了山顶,回首望去,第一个沙丘后面就是敦煌市了。
http://s12/middle/49224aeetca72c1754c0b&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此时,体力已经有些不支,还有一个小时才集合,眼前那座最高的沙丘应该是最高峰了,征服,这个平常不太喜欢的词,这个时候是那么的强烈。爬上去,爬上去,看着眼前的山峰,那种冲动真是莫名的强烈。但刚才体力的透支已经让我尝到了很大的苦头。上沙丘不同于登山可以使上力,上沙丘使不上劲儿,腿抬很高,真正踩上去会滑下来一大半。三步五步也不如登山一步,力气却没少使。登沙丘是件极其费力的事。当地人为了省力就发明了这种简易的梯子,人踩上去不会再滑下来。以真实的体验,用这样的梯子爬上去会省十倍的力气。当然,下面要登的沙丘并没有这样的样子。
http://s1/middle/49224aeet7aa52dfc2c30&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4/middle/49224aeetca73689fd9cd&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爬,还是不爬,这是个问题。面对前面这个并不算高的沙丘,犹豫了很长时间,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面对困难的心理恐惧,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恐惧,让人不敢下决心。
喜欢登山,只要见到山就要登到顶,到目前为止凡是旅游中遇到的山没有一座放掉过。09年和妻女去南阳龙浴湾,不小心右腿膝盖摔伤,还是用一条半腿背着两岁的女儿登上海拔2222.5米的鸡尖岭。困难超出了想象,数度想放弃,最终还是登上了山顶,看山下的云雾缭绕,至今难忘。
矛盾了十多分钟,还是决定爬上眼前的这座最高的沙丘。
这座在照片上看似不起眼的沙丘,脚下一个小黑点可能就和一辆汽车那么大,如果一个人在下面,可能根本就看不到。这种感官上的差距难以想象。与上第二座沙丘不同的是,上这座沙丘必须下到山脚下重新爬,也就是说这座沙丘的高度是爬第一座和第二座的高度之和再加上比第二座高出的高度。
下沙丘的速度很快,连下带滑几分钟就到了下面。没想到还会有植物在这里生存。
http://s1/middle/49224aeet7aa528f13d80&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8/middle/49224aeetca739c0648a7&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2/middle/49224aeetca73a16d723b&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以我的猜测,鸣沙山并不是很缺水,沙丘最底下的沙并不是非常的干燥,有植物生存应该可以理解,这两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就不得而知了。
http://s11/middle/49224aeetca73ead9176a&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爬行半个小时,已经累得几乎站不起来,手连握水瓶的力气都没了,瓶盖拿在手里都抓不牢,被风吹走。趟在沙岭的脊背上,十几分钟才能积蓄一点能量,然后继续向上爬行。这里的沙和前两个沙丘不一样,由于极少有人行至,沙非常的松软,通常抬一步三十公分高,踩下去能留十余公分的高度,这里只能留几公分,抬上去的高度绝在部分都被滑了下来。休息一次积蓄下来的能量几分钟就耗尽了,前进的距离也就十余米,甚至几米。为了节省休力,不得不四肢着地,艰难的爬行。为保证没有瓶盖的水瓶平衡,又耗费更多体力。
http://s3/middle/49224aeetca741d664bc2&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爬行到这里,可以看到已经超过了前两座沙丘的高度,体能也到了极限,上行一两分钟,十几步,就会把休息十分钟的体能耗尽。人几乎象困在泥潭里,每前进一米就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和时间。向上看去,摇摇无期!如果用米和时间来丈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在沙漠里,人真的特别容易绝望,因为与体能相比,困难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休息,再前行!
休息,再前行。在蜗牛与遥远之间,还是决定放弃!无力的呻吟着,哦!沙漠不是用来征服的,不是的!那种感觉,无与伦比!
从沙脊上下来几乎是连滚带爬,累得连骨头都软了,再也不想去支撑一点点的重量。回头望去,如果仔细看大概能看出从中段滑行下来的痕迹和下方的脚印。如果把镜头拉回来,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看山跑死马,也能跑死人!如果有人在上面,应该就是蚂蚁的形象,小到如一粒沙般大小!
http://s8/middle/49224aeetca74652bd047&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从远处再看这座沙丘,爬行的高度大概不到一半路程。 滑行的痕迹也小到消失的境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沙丘,一点儿都不小。
http://s1/middle/49224aeetca74a3799b10&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在回月牙泉的路上遇到两位做沙漠越野车娱乐生意的当地人,看着我狼狈的样子神情复杂。怎么不爬了?其中一个男子笑着问我。我大概能猜出他的潜台词,还有他看我一路绝望放弃时的心情。攀谈一会儿知道,很少有游客爬这个山,即便有也极少能上去,当地有经验有体力的人爬上去也要两个小时。如果时间允许,体力分配再合理一些,我相信爬上去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次难得的沙漠心理和生理体验,也许是这次鸣沙山之行最难忘的回忆!
就在这疲惫不堪的路上,一只可爱的壁虎闯入我的视线。不知道称它壁虎对不对,身体的颜色几乎与沙漠的颜色一模一样。不细看很难发现。
http://s8/middle/49224aeetca74d7fff1b7&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5/middle/49224aeetca74da06b96e&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0/middle/49224aeetca74dc453c49&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9/middle/49224aeetca74f46f4e28&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本来想再拍几张微距镜头,可惜已经赶不上它了。
到月牙泉集合的时间到了,那一汪清泉,见证了多少故事,干旱不涸,风沙不覆,真是个奇迹。
http://s6/middle/49224aeetca7511172805&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7/middle/49224aeetca751cd03f56&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1/middle/49224aeetca75c68bf02a&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5/middle/49224aeetca75cfc932ae&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http://s16/middle/49224aeet7aa560806c0f&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别了!月牙泉!
http://s1/middle/49224aeetca753b5d0e10&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别了!鸣沙山!
http://s16/middle/49224aeetca754387f27f&690鸣沙山" TITLE="西域秋色之:月牙泉 鸣沙山" />
别了!我的iPhone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