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羊肠小道

(2021-09-03 12:31:19)
标签:

文人

涕泪

阮籍

羊肠

彩虹

分类: 人生感悟

早年兴之所至,还真没少读杂书。

所见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哭的多于笑的杜甫有九带着“涕泪”屈原被发行吟时,终日长歌当哭墨翟悲素丝杨朱泣歧路阮籍哭穷途,已哭成了经典。唐衢酒酣言事,往往失声大哭,最终则活活哭死了自己。

苏轼是个另类,他爱笑,自嘲“多情应笑我”,也笑成了经典。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天才的存在单在词的方面,就开创了豪放词风,使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而于仕途,一生坎坷,生存在新旧两党的夹缝当中,虽是如此,面对现实则表现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旷达。然而现实毕竟骨感到令他无可奈何的境地,在诗词创作中“笑”,多少使自己终究获得了一些自我安慰和排遣。

这哭与笑,多在有感于自己或国家的前途与出路,甚或哭与笑达到了哲学层面上。

路,往来通行的地方,人们天天在走,人的一生会走过无数条路,走上各种形态的路。而把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称之为岔路,古时多称歧路、逵路

《淮南子·说林训》中记有:“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身临歧路时,很容易迷失方向,有些人就会为此而感伤。阮籍因此有句:“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

就是这阮籍穷途,在于“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为什么路多了要哭,没路哭,那什么时候才该笑呢?

穷途末路时,人近乎绝望,所痛苦者,是感于前途渺茫阮籍不拘礼俗,行不由径因车无路可行而痛哭,是对自己身处困境而悲哀。王勃有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霑巾”,抒发的是一种报国无门之痛。在歧路时,面临的选择过多,自然会让人无所措手。许多路,行前虽也经过了选择,可一旦迈出脚步,就再也回不去了。而这一点,尤其令人纠结。

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所表达的,是采桑女劳作时的一种自然状态,无关内心

但在豁达的人面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苏轼之外,孔子在大道不行时,宁可“乘桴浮于海”;李白在行尽夷险后,仍会说:“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歧路里,也许就有羊肠小道,大多在山间,这些曲折而极窄的路清冷险峻

“羊肠小道”原指战国时,位于赵魏两国之间的太行山上的一条曲折盘纡的道路。人们为何用“羊肠”,而不是其他动物的肠子来比喻这种曲折而极窄的路呢?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羊的肠子是其体长的40倍,且比较细,可谓动物“长肠”之最。因此,用“羊肠”形容这种小路,既形象生动、又真实贴切。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这种路几乎无人喜欢,弯弯曲曲,岔路很多,不宜分辨。

竹林中有一条羊肠小路,月光从上面直射下来。天空现在是一碧无际,那些鱼鳞似的云片也不知消散到何处去了。”巴金笔下的这种景致,在南方,是经常会遇到的。我曾游井冈山竹海,虽是白日,也有这种感觉。

有些人们总是怀着侥幸的心理去看待世界,希望自己脚下的是平坦、笔直的大路,且一直延伸到远方。其实,连接如此之路的,仍会有被人遗忘的,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

一般情况下,若非情不得以,人们逢着羊肠小道时,便会不由自主停下了脚步,眼前虽也是路,便生发了犹豫之心,不愿意向前迈一小步。也的确如此,这种路多泥泞,放眼望去,有的一直延伸到山边,甚至钻进了山谷中。

因此有人走上羊肠小道时,眼里充满了恐惧,仿佛路的终点,是无边的黑暗深渊。其实原非如此

路,都是人和动物需要才产生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正因为需要,新的路还在不断产生,也不断有路被废弃。

路经常被人挂在嘴上显示资历,沈从文却用来表达爱情:“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还别说,真能感动人。

在部队时,在山上的哨所,我喜欢选一面陡峭处爬到山上去。下山的时候,则沿着山间小路慢慢而行,一路看着远近的风景。山坡上,遍布牛羊走出的小道,有时我也走一走。这是纯粹的羊肠小道,在一面山坡上,有层次有交错,竟是四通八达的,有风迎面吹来,满心惬意。

人生有时充满戏剧性,从宽广的路出发的人,有时会走投无路,从羊肠小道出发的人能翻山越岭走上一条通衢大道,虽经历了一番风雨,却终究欣赏到美丽的彩虹

有回遇雨,我被阻于半山,干脆坐在了一棵松树下,嗅着松香、听着鸟鸣,直至云散雨霁,一道彩虹出现在以远山为背景的天际。那时我很年青,看到山上的羊肠小道,感觉可以直通那道彩虹之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彼岸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