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山口
(2020-11-11 21:59:05)
标签:
拉萨雪山海拔经幡心灵 |
分类: 人在旅途 |
到拉萨后,我们未多做停留,在城边吃的饭,按照行程设计,即前往林芝,三天后返回。
沿川藏公路南线一路向东而行,所见景色,从绿意葱茏过度而成了草木稀疏,由青山绿水逐渐变为了山石嶙峋。随后在一片苍茫荒芜中,景观更为粗旷、原始,偶尔得见几座藏族民居和零星的青稞田。
其实大家在贡嘎机场,一下飞机,就都有了高原反应。这是因气压低和缺氧引起的,一般海拔3000米以上都会如此。一位同行者在成都就开始服用“红景天”,据说有益于克服高原反应。我没有服用它,也未备氧气袋,因为反映强烈,只能硬挺着,故此从拉萨出来,我几乎都是躺在17座依维柯旅行车的后座上。
途经米拉山口,所有车辆都会在这里稍停。这里的海拔达5013米,是川藏公路南线上拉萨至林芝路段的最高点。而被称作“圣城”“日光城”的拉萨,海拔则在3658米。拉萨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70%,米拉山口的含氧量呢?则更可想而知。
景点拍照是必然的程序。此时此地,脚踏实地站在如此高度,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一块大石头上,刻有米拉山口的海拔数,人们拍照,多以此为背景。一位同行者自恃年轻力壮,是跑过来与我们合照的,不过十数步,到得我们面前,已是脸色刹白,弯腰大口喘着粗气。
路旁的玛尼堆上,挂满了经幡和哈达。阳光格外明丽,使一切事物鲜亮,也包括这些多彩的经幡。经幡也叫风马旗,红、黄、蓝、白、绿五色分别代表了火、土地、天空、白云、河流五种自然元素。经幡之上的吉祥平安经文,在随吹飘动之时,也将人们对天神的虔诚传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也在默默祝福,愿我在雪域高原的祝福心声,都能传送到每一位亲友的心间。
米拉山口处常年积雪,这里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的遗迹。站立于此,虽阳光照顶,仍寒气袭人,我也就一任山风劲吹。云白云淡下,觉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似乎也将自己虔诚的愿望传达给了万物之灵。这时所感觉到的光明,与信仰无关。
在经幡飘动的几块巨石上,有两头巨大的牦牛铜像,一头仰视天,一头俯视地。在它们旁边,有头略显稚气的牛犊在平视着远方。我想,这三头牦牛,目力所及,其实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由此可言,除了人之外,它们也应该是这片土地上无可争议的雪域精灵。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与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如果说,西侧的景色犹如铮铮铁汉;那么,东侧的景色则似窈窕淑女。一座大山,不意相隔着两个迥异的世界。
翻过米拉山口,就踏进了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一路上高度在迅速的下降。
苏轼有句“高山不难越”。离去时,我极愿在山口处多站立片刻,不必遥想历史,只在体验心灵的震荡。视野所及的,心未必装得下。在这个点俯仰天地,更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何尝不是一种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