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得青钱无上品(十三)次观金错刀
(2020-01-21 10:27:28)
标签:
王莽改制金错刀五铢宝刀 |
分类: 古泉园地 |
在我国,刀币是继天然贝币和金属贝币之后,曾广泛流通使用的一种古代钱币,这是中华钱币体系与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钱币体系所不同的。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部分诸侯国开始制造并使用这种刀形币,其品种及流通地随着考古的发现,已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但一刀平五千,虽然也属刀币类,却已大相径庭,因为是王莽篡汉后新铸的货币,为王莽“托古改制”的产物,因此只能说是先秦刀币有其形的变体。
这种钱的钱体由刀环、刀身组成,青铜浇铸,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先秦刀币形制。古拙稳重,并透露出秀美气息。币面铭文“一刀平五千”,书写流畅,气势生动,毫不呆滞,承袭了战国钱币铭文“一笔过”的特征。其实际形状,在现代人的眼中,就像一把钥匙,头为圆形,身为刀形,头径为
由此,这种钱几乎成为我国古代数额最大的钱币。其刀身所铸“平五千”三字,意为一枚价值可抵五千枚“五铢”“货泉”类小铜钱。当然,实际上这种钱币的自身价值远远不值五千文铜钱。发行这种“不足值”的货币,实际上是王莽掠夺民间财富的一种途径。在金错刀行用之时,黄金一斤值万钱,两个金错刀便可兑换黄金一斤。为保证金错刀脱离钱体实重,而以“平五千”之巨额虚值行用,当时还强行规定,黄金不准在市面上流通使用,强迫民间以黄金兑换金错刀,致使民间大量黄金被朝廷占有。据有关史料记载:“到公元23年,王莽新朝灭亡时,宫中藏有黄金70万斤。”约相当于现在179200公斤。因此,这种靠国家暴力保障流通的钱币在民间也终将遇到激烈的抵制。
公元9年,王莽正式登基。同年元月便下令废除刀币,更铸小钱。究其原因,存在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身为唯天命论者的王莽,极其忌讳汉室的刘姓,因为“劉”字而言,系由“卯、金、刀”三字组成,心虚生暗鬼的王莽便十分害怕这种刀币因此而引起民众怀念旧主,对新朝不利。于是下诏:“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刘’之字为‘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博谋卿士,佥曰天人同应,昭然著明。去其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承顺天心,快百姓意。”于是铸行了仅两年的刀币便成“昙花一现”,旋即被“小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钱所取而代之。其后的事实也证明,金错刀的问世,不仅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同时也加速了新莽王朝的灭亡。
一刀平五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而且也是唯一种用了复杂的错金工艺制造的钱币。因其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故历代就为钱币收藏者及其文人雅士所珍爱。
这就是我文章标题“次观金错刀”所要表达的主要的一个方面。
历代文人雅士对金错刀反复吟咏,由此产生了许多流芳千古的佳句。唐代诗仙李白在《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有“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之句,豪气气冲牛斗。诗圣杜甫亦有《对雪诗》言及:“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叙说出了人生道路上与理想失之交臂时的另一种无奈。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及诗人韩愈当然也不会甘于寂寞的,他在《潭州泊船呈诸公》诗中写道:“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记录了金错刀对后世的影响。在此辈人的眼中,仿佛洗尽铅华般,金错刀显然已经失去了它作为货币的基本职能,越来越像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了。虽然曾有“宋人不懂形象思维,所以宋诗味同嚼蜡”论断,但宋人钱昭度的诗句“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却令我读后口有余香。但若读北宋梅尧臣的《饮刘原甫家》,虽然明知自己是在读着诗,“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精铜不蠹蚀,肉好均碗金。为君举酒尽,跨马月娟娟。”但凡这样的诗句自舌尖滑过,确实又令人有味近“嚼蜡”之感。
在阅读这类作品时,我们有时能够见到这样的句子,诸如与李白同时代的隐者孟浩然的诗《岘潭作》中写道:“美人聘金错,纤手脍红鲜。”梅尧臣的:“金错刀,连环交刃吹风毛……何必剪犀夸孟劳。”等诗词中所述及的金错刀,确指的应是古人腰间所随身佩带的武器,当指一种错金宝刀。在这之前,就有许多人将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留下的“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之句中的“金错刀”,解释为钱币,试想,自古鲜花赠佳人,宝刀赠英雄。受儒家浓厚的重义轻利、重义轻财的价值取向思想影响的张衡,又怎可不避“君子耻于言钱”之嫌呢?这里所言的金错刀,应该是黄金镶嵌刀环或刀柄的佩刀。在古代可以次相印证的事例还真不少。矢志不移的伟大爱国者,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坚持抗金,曾积极投身军旅,为此足可以想见他对出征作战的宝刀的喜爱程度。当年陆游至四川供职嘉州时曾作《金错刀行》,全诗咏物言志,借赞美金错刀寓其抗金报国之志。往事悠忽近千年,但时至今日,每每诵读“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之句,仍然不禁内心慷慨激昂,顿生无限仰慕。世间之事往往又是复杂而矛盾的,即便前面我提过不喜欢梅尧臣的诗《饮刘原甫家》,但他的另一首诗《送甥蔡駰下第还广平》:“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已遭俗弃掷,妄意堪愤惋。他时有识别,终必为宝玩。怀之归河朔,慎勿辄熔锻。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读来还是蛮有韵味的,人生况味也深在其中。不过,很显然,金错刀在这里已被指代为人品及学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