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戈壁草木·锦鸡儿

(2012-05-25 12:02:07)
标签:

戈壁滩

锦鸡儿

廉颇负荆请罪

荆棘

小灌木

分类: 人间草木

戈壁草木·锦鸡儿初听锦鸡儿,我还相当然地认为是老将廉颇负荆请罪的荆棘呢!

其实,荆棘非一物,两者常混生一处。荆荆条无刺酸枣有刺。花开米粒大,迎风自摇曳。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将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都泛称为荆棘。荆在古代又名楚,常被用来做刑仗,鞭打犯人,犯人大感痛楚。廉颇背负的,就是这种不带刺的荆。早先与蔺相如的“肚里生荆棘”,此时全都不存在了。

见过与认识,从来就是两个概念。

对荆的认识,源于它是一种原材料。早年回山东老家,勤苦的表哥为维持家计,冬闲时节,天不亮就起来编筐子,用的就是在塘水里沤过的荆条。技术无师自通,拆了个旧筐,就琢磨会了。一天起早贪黑,可编十个,人称其快手。销路不愁,有人定期来收,一个筐可净赚一元一角。说起这些,表哥满脸都是自得又掩饰不住凄苦的笑容。

棘呢?是在北京昌平的山里。早春,桃花初开,我们到乡下实习,闲来在山坡上采摘带刺枝条上的酸枣,历经一冬,枣尚饱满,入口品尝,颇有味道。乡里的民政助理员指着这丛小灌木说:这就是荆棘里的棘。

有朋友文章论及锦鸡儿,不觉想起了这些。

锦鸡儿认识的最晚。去年五一过后,跟朋友到托里的草原采蘑菇。回来的路上,于摇曳的风中采摘带刺枝条上的花儿。这种黄色而饱满的花儿,炒鸡蛋味道极美。

见了朋友的博文,始知这种植物的学名叫锦鸡儿。原来在新疆戈壁滩的山坡上,随处可见的这种植物,竟有着这样一个好听的名字。

立马将去年的发现相告。

朋友立即回答:我去年摘了点煮汤来着,也很美的。

可见,美的发现,是没有专利的。

很不起眼的。这种落叶灌木,高数尺,丛生,枝条细长垂软,几乎都生长在山坡向阳处。花生于叶腋,瓣端稍尖,旁分两瓣,势如飞雀,色金黄,因此也有叫“金雀花”的。世界上同属植物约有五十余种,我国独产四十余种,最多的。

一位朋友善做盆景,而且多从戈壁滩上就地取材,作为爱家乡的明证。别人三番五次用地柏做盆景,爱其苍劲,哪怕是带土移植,均不能活。到他手中就完全不一样了,活了,还苍翠欲滴。上中学时,我的一位同学说他父亲是水命,问为何?答曰不管养什么花,都能活。莫非这位朋友也是水命?见过他用锦鸡儿制作的盆景,是到戈壁坡地上挑拣后挖掘的一株多年老桩,采用的是“截干蓄枝”为主的制作法。颇有心得地给我说,这要以独于虬枝、姿态古雅者为佳。若要使之显其老态,就得提根露爪;若要使之呈朵云状,就得剪扎枝叶。非如此,无以达到形美花艳的效果。制成后,态苍姿佳,飘逸豪放,令人喜欢,真的达到了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效果。见他自视精品,我也没好意思讨要。    

锦鸡儿,真乃风中君子。


见2013年11月7日《克拉玛依广播电视报》

载《塔城文艺》2014年第二期

载《乡韵》2014年第三期

载《大沽河文学》2016年第12期总题《邂逅草木》

    载《准噶尔文学》2017年第1期总题《低首草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