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相处的日子
(2022-05-23 20:43:47)与父亲相处的日子
“恨江河留住,恨岁月留不住,那一份童稚真美妙,让人都不想成熟。”当年不知道在哪里读到的这几句话,也许当时只是觉得朗朗上口,或者是因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少年心态,这几句话被我写在我的一本相册扉页上。今天收拾书柜,无意中打开了这本相册,我随意地翻了翻,相册里都是我年轻时候和父亲的照片,看着看着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与父亲相处的日子。
小时候年纪小,少年不更事,对父亲的印象比较模糊。只记得父亲很严厉,在外边惹祸回家总是轻者被训,重则一顿老拳。所以小时候对父亲就是敬而远之,对父亲的印象绝对是严父。
读中学时我就离开家开始住校,与父亲相处的日子也只有寒暑假。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天下地种田,早出晚归。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父亲每天都是疲惫不堪,也就没有力气和我谈天说地了。偶尔父亲得闲,父子间交流最多的是我的学习成绩,每次都是嘱咐我要好好读书,说现在你们能有机会读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然后就是慨叹他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能完成学业,能读到大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言语间充满遗憾和失落。成年后才从妈妈嘴里得知他们那时候本可以考大学的,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学业,回乡务农了,所以没能读大学一直是父亲心里的痛。
后来我读大学远离故土,与父亲也是聚少离多。此时我明显感到父亲对我态度的变化,关心的多了,严厉的少了。常问学校生活怎么样,学习成绩如何,生活费够花不。总是对我说家里生活虽然清苦,总比你离家在外读书要好。在外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为了给家里省钱苦了自己。在外边与人相处要与人为善,不能任性胡来。父亲常说“你是大学生了,已经是成年人了,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做爸爸的不能什么事都替你拿主意。但是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和爸爸说,你记住爸爸永远会为你遮风挡雨。”
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也是远离家乡,因为工作忙,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少能回家,与父亲更是难得谋面。偶尔回家,也是走亲访友的时候多,难得能真正在家呆上几天。每次回到家,总想躺着睡觉。这时父亲却总是想和我聊聊天,扯扯家常。然而我那不争气的眼睛却是像挂了铅坨子,在不知不觉间闭上,没几句就进入了梦乡。有时候醒来时候看到父亲就坐在我身边,注视着沉睡中的我,那目光似乎要把全部的爱注入我的身体。他手里的蒲扇摇啊摇,为我扇凉,为我驱赶着蚊虫。
所以真让我说起与父亲相处的日子,真的是平淡如水,能记起的只是平常日子里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只有父亲那次受伤住院,我在医院陪床的一个多月,才让我把对父亲的认识连成片,才真正走近父亲的内心,才真正理解做父亲的艰辛。
记得术后的那天晚上,老人家躺在病床上,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绷带,每次活动,断腿和手术切口钻心的疼都让他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我站起身,走近床边,灯光下父亲脸色枯黄,眼睛有些混沌。术后切口和断骨的疼痛,让他嘴角不时都抽动着,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却没有发出一丝呻吟。他颌下和唇边的胡须已经是黑的少白的多了。轻轻的对父亲说:“爸,很疼吗?我找医生给您打一针吧?”父亲摇摇头。我说:“那我给您擦擦身子吧,你的病号服都被汗水湿透了。”父亲点点头,嗯了一声。我打来热水,把毛巾用热水浸透拧干。先擦去他额头的汗水,再擦拭他的脸颊、颈部。我轻轻扶着父亲坐起来,尽量轻柔,以免牵涉他的伤腿。我脱去父亲的上衣,父亲的身体如此羸弱,肩胛骨突出,锁骨上的皮肤深深地凹陷下去,肋骨根根可见,胳膊上原本健硕的肌肉也变得松软无力了。身上的皮肤也不再紧绷,褶皱处让皮肤显得更加松弛而没有弹性。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干农活、做家务,身上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力气。然而不知不觉间岁月的风刀已经把父亲雕刻成一个垂垂老人了。我一寸一寸地擦拭着父亲那瘦弱衰老的身体:“爸,你可瘦多了。我还记得小时候下雨天你背我去上学,那时候我趴在你背上,觉得你后背宽阔有力,你一口气走了几里路都没听你说累,现在看你这身上都快皮包骨了。”
“傻孩子,那时候我是啥年纪,没看看你现在都是小五十的人了,你爸还能不老,哪还有年轻时候那体质了。现在你爸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不过有时候我也不服老,总觉得自己还什么都能干,这次要不是逞强也不至于伤了腿。”父亲笑着说:“再说哪有父母跟儿女说累的,你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了,你应该知道,做父母推湿就干、望子成龙,其实最累的是心啊。”
我默默地听着,手上的毛巾在他的身体上轻轻擦过。当擦到父亲的双手的时候,发现父亲的指甲很长,指甲缝里都是黑泥。我一点儿一点儿地帮他清洗干净。对他说:“爸,擦完了我帮您剪剪指甲吧,指甲太长了。”
“不用了,剪短了干活的时候手指疼”
“不会的,你这次受伤要养些日子,好久不能干活呢。”父亲听罢,叹口气,然后点点头。
几天陪床下来,我忽然发现我变了。年轻时候总嫌父亲唠叨,总觉得他的思想早就过时了。然而,现在每次我帮他擦洗按摩完身体,就坐在他床前,上半身趴在父亲的病床上,静静地听着父亲讲家长里短,生活琐事,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讲我和哥哥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有时说道开心处,父亲和我总会开怀大笑,父亲笑的就像天真的孩子。但是讲到我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缺处,父亲又是那么言辞恳切,循循善诱,表情不失严肃。说到中肯处,偶尔也会用他那长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下我的头顶。在他的眼里我还是那个不经事的毛孩子,却忽视了现在的我也已经是鬓角生出了白发的人了。
后来母亲从老家来伺候父亲,就不常用我陪床了。自从母亲来了后我发现父亲的精神好了很多,吃东西也比以前多了。我和母亲说:“还是您伺候的好,我爸吃饭都比以前多了,精神也好多了。”当着父亲的面,母亲总是笑笑,不说什么。等爸爸睡着的时候母亲悄悄和我说:“你爸爸不是现在吃得多了,而是你陪床时候他不肯多吃,怕你给他端大小便麻烦,所以才尽量少吃东西少喝水。”我愕然了。
回到老家,安顿好父亲,便和父母告辞。父亲拄着拐,站在门前对我说:“回去好好谢谢同志们,这一个月给他们添麻烦了。自己工作要细心,同事间要和睦相处,对待患者要有耐心,不要和患者甩脸色,病人的家属都心焦,说话会有急躁和言语不周,你不要和人家计较。毕竟他们把命都交给了你,是对你的信任,你要对得起人家对你的这份信任。”云云。在父亲的嘱托声中我发动了车子。
飞驶的汽车转眼就把小村子抛在了身后,车子腾起的烟尘中,老屋逐渐在视野里消失。故乡远去了,我的心却好像留在了父亲身旁。仔细回忆着这一个多月来与父亲相处的一幕幕,父亲的话好像还在耳边回响。此时我发现父亲的每一句叮咛,都是我生活中缺少的东西。每一句嘱咐都是他几十年生活的精华,言语间满是他对儿子放不下的牵挂。这就是我的父亲,生我养我的父亲。不觉间泪眼湿润了我的眼眸,我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一个月和父亲近距离的接触,让仿佛我又回到了小时候。想着父亲的教导,想着父亲慈爱的眼神,想着父亲抚摸着我的头的感觉,我的内心中一种冲动悠然而生: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再做一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