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2007-07-25 14:22:15)
标签:

游记

怒江

怒江大峡谷

丙中洛

贡山

分类: 浪迹天涯

走马观花到山城

沿着怒江的盘山路,来到了半山上的老姆登天主教堂,它是一座红白相间的建筑,在众多傈僳族竹寨中显得十分的突出。再往山上走,就来到了一座被废弃的县城-碧江县城。县城的建筑及布局是八十年代的风格,整个县城,所有的房屋和街道都保留着,但人去楼空,一片狼藉,毫无生息。那墙上的标语,那角落里的水缸,一切都凝固在那个年代,那个时刻。小杨告诉我,由于怒江两岸的植被的减少,水土流失,这里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整个县城进行了一次大迁移,搬到了现在的六库。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深窄的峡谷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老姆登天主教堂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教堂在峡谷中鹤立鸡群

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了贡山县。这是一个四周被山包围的山城。街道上熙熙攘攘,商店林立,要不是横挂在街道上,一条世界卫生组织援助的医疗项目的标语,很难想像到这是一个十分偏僻,落后的小镇。

司机小扬找到当地旅游局的彭局长,希望可伸出援手提供帮助。据她介绍,去丙中洛,可以住在怒族-丁大妈家。独龙江已经封山,进山的安全不能保证,而且正值年底人手紧张,独龙江之行爱莫能助。这一番话给我高涨的情绪浇了一盘冷水,晚上躺在招待所的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怒江第一湾

清晨我们八点起床,匆忙赶路。不巧我们车的发动机坏了,修好汽车时,差不多已接近中午。离开了贡山县城,向它以北三十公里处的丙中洛出发,车小心地在颠波的路上行驶,峡谷变得窄而陡峭,江水变得急躁起来,风景也变得美丽奇特。一条条的溜索,一座座人马吊桥飞跃峡谷两岸。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吊桥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溜索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竹筏

车拐过一个山头,出现在眼前的是江水画出了美丽的弧线的,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几百米后,又被丹拉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形成了一个马蹄型大拐弯,就像是天马行空时,留下的痕迹。这就是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江湾中是一个平坝,平坝上房屋错落,树木成林,这个风景怡人的村庄叫坎桶村,堪称峡谷中的桃花源。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怒江第一个湾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平坝上的村庄

茶马古道中的驿站—丙中洛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丙中洛乡,它被四周的雪山环抱,安静的坐落在峡谷中的一个平坝上。这就是人们说的香格里拉,人间天堂。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让我有一丝丝失望,这里已经开始大兴土木,陆续将土木草房改建成砖瓦房,一条柏油马路也在铺设中。两旁是新建的几座白色砖房间杂在一排旧木屋中,十分的不协调。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丙中洛

世纪之交,行走在天堂—怒江(3)

图:建设中的丙中洛

午餐是在乡上唯一的一家白族人来开的餐馆,老板一边兴致勃勃聊天一边给我们准备午餐。据他的介绍,这里是茶马古道中的一个驿站。米,盐,茶叶等物资从云南等地集中在这里,通过马帮运往西藏,路程历时一个星期。

如今,通往西藏的道路仍然没有修通,街上仍然见的到来往的马帮。午餐是当地特殊的辣椒炒牛干巴(风干的牛肉),炒土豆丝,芋头焖米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