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足口病医患纠纷育儿 |
分类: 存盘于游戏行业 |
昨日儿子幼儿园举行体检,据说是为了普查下,看看有患流行病“手足口”RV71。庆幸的是没发现有患儿。
最近儿子常泡医院,可能是护士姐姐太漂亮了,哎……
先是区医院的儿科,打了一周的点滴。刚好几天又咳嗽了,干脆直接升级到北京儿童医院。实在赞叹那里的医疗技术和用药,三天下来就好利索。谁知道儿子不争气,昨天体检后又发烧。今天去医院时我很担心别传染上时髦的“手足口”病,庆幸没中标。
不做父母是不能领会养育苦、父母恩的。儿子自开春后看病花的钱够买一台液晶电视了,除了花钞票更牵扯精力。
因为自己年轻,很少去医院。现在最熟悉的就是儿科了,除了本区的还有‘儿研所’和‘北京儿童医院’。因为工作忙,去儿童医院经常挂夜诊(急诊)。
从地下停车场上去时,地上躺得都满浑身异味儿的外地人,其声势与北京站有一拼。后来了解,除了外地患儿家长排队挂专家号就医外还有成批号贩子。总之,那个人多!大夫说,晚上比白天好多了。
门诊楼口的状态。
护士的扎针动作极其麻利,在区医院还要找孩子纤细的血管,扎一次不成还要从新扎。孩子哇哇地哭。而在这里几乎一次成!
在儿童医院挂点滴时 我经常排到七百来号,晕死!以为有张病床,到了掉瓶的地方一看只有板凳!三四个护士看护百十号患儿,孩子哭、大人焦……空气中弥漫着不是夫尔马林而是汗臭。(感觉)不得病进去一圈也得传染上毛病。护士说:没办法,谁叫咱是全中国最牛的儿童医院呢?
的确呀!全国最有权威的儿童医院都这条件,想想那些地方医院小儿科……无论医疗技术、设备、药品、配套设施……谁又能比北京儿童医院强呢?
最近新闻报道安徽阜阳爆发“手足口病”使得许多家长宁可让孩子在家“放羊“也不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其阵势在家长心目中可不比非典SARS差。报道上说:第一病例是属于误诊,耽误了患儿的就医时间。无论怎样解释,都只能说是重视不够。
回想自己小时候偶尔也得个病,自己一点儿都不担心,反而很高兴——终于可以在家了!
七十年代的医疗技术还不够先进。感冒发炎了,就注射四环素(据说还是前苏联支持的)扎屁屁。如今,您看看徐静蕾那口四环素牙就知道遗留给那批孩子的危害了。
最重视下一代的是日本国,其‘魔鬼式’强身健体锻炼,在教育界很出名。聪明!因为这样会减少医院儿科的压力。据说,万一得病将获得非常周到的治疗,日本国的医疗技术曾经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国家。是呀,得病的少了医疗机构压力自然也小。
当下国内的医患纠纷来自于医生少病人多。如果下一代身体素质都不是肥胖儿童、四眼儿童、亚健康儿童,未来的病人能否少些呢?我们是否该换个角度来看如今中国的医疗改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