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游戏 |
给富人享受华丽的网络游戏
过去有句奋斗激昂的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这是句多么鼓舞人心,但又是那么不切合实际的一句话啊。哲学老师批判道:做事情再没条件也是要最基本的条件,不过是条件大小、多少而已。
二十多年前,各地兴起办艺术夜校也称‘野班’,夜校都开在各中小学学校里。有吉他班、舞蹈班、美术班……主要是为了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因为文化宫、文化馆早爆满,这些‘野班’才有了市场。多数是大龄青年男女,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所谓‘时尚青年’我记得这样的地方很不适合真正学生,但我们还最喜欢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混。
他们说:“去去去,你们有少年宫还来强我们的地盘?”
现在想想,当初我们并不是真去向他们讨教画画或者艺术,也没和他们去强学习场所的意思。因为论绘画,我们这些少年宫科班的‘孩子’几乎能当他们的老师。我们只是好奇,看他们在课上如何眉来眼去;如何纸条传情……甚至在课后跟踪他们小树林幽会。为了不被这些手潮的学长们排挤,争相巴结以获得好感,不时地去扮演‘红娘’、‘邮差’甚至‘望风’的角色。直到后来某个姐姐和某个哥哥吹灯了还要当诉苦的听众,坐在画架子旁听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骂“没良心”也算是早期‘爱情’教育。(现在八零、九零后的可以回去问问,说不定你们的爹妈都参加过……)
我记得有个大姐每次画素描肖像都能将模特画成‘土豆’。我就奇怪了,就这水平还能坚持学画真是有毅力。不久那为姐姐失恋了就唠叨什么学艺术的都没一个好东西!都是花花公子PLAYBOY!我就琢磨:既然知道了干嘛还混在其中?
当我参加工作后,曾经有段时间经常混在酒吧。认识几个靓姐儿,(在九十年代初,这些酒吧靓妹绝对不是鸡。)她们白天穿梭于丽都写字楼,做前台‘花瓶’。而晚上需要放松和任性,他们在酒吧的玩主中很是耀眼。我问她们:忙了一天干嘛不回家休息?在酒吧里私混什么?她们板脸教训我道:你知道什么叫近朱者赤吗?和这些混在酒吧的人在一起总比和胡同里的混混儿强。因为能有时间混在酒吧里的多数是有钱人。《嫁个有钱人》后来被改编成电影。
一时间我似乎明白了:画画的不一定是为了艺术,喝酒的也不一定是为了酒精……大家不过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给自己找个机会。
再说画画,当初曾经有个老师在收学费时问某男生:“又来蹭课!没钱还学什么艺术呀?”的确,那位老哥画得实在没灵气,比土豆强点有限,也就是‘白薯’功夫。或许真的是喜欢,或许也是为了找什么机会。不过去年我曾经在证卷交易所的大户室里与其偶遇,人家已经开着辆宝马。我拉着他问:大哥,还认识我吗?我曾经还帮你交过学费呢……他回想道:没错!我记得……你现在混得怎么样了?我很讨厌别人说我‘混’于是说句:凑合。
当我汇报了自己最近的工作、学习和思想后,他点点头道:等我把这拨行情做完给你投资……
我说歇了吧,等你投资我都该退休了……
玩股票靠投资,没钱玩个屁。画画一直是有手好闲的活计,家境窘迫是上不起艺术院校的。听说去年美院学费是四万。是我当年的20倍,我学画画时就充分感觉到一个字‘贵’!以后艺术只能是有钱人追捧把玩的对象。
那什么是有钱人?
有钱人就是:有钞票,却没时间花的人!
反之……
没钱人就是:有得是时间却没钞票花的人。
似乎我在阐述一种论调:没钱就学不了画,没画的功底就进不了游戏公司,看来能在游戏公司混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其实……在游戏玩家群里有明显的二、八现象。解释为:有钱、有时间能付费享受游戏乐趣的玩家占20%。而更多的是本应该去创业、去学习的青年,而论他们的经济条件是过一天透一天,未来生活压力也是最大的。这样的消费结构给本来就屡冰、泛沫的游戏产业带来严重的恶性循环。危机随时爆发!
有人曾经说:这个世界里还有另一个空间,叫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但目前看,绝对不是一个穷人能去享受的世界。现在除了有钱人,谁有时间去哪里消耗精力呢?穷人进去只能是被有钱人虐,或者成为他们的工具奴隶。
远离网络游戏,是穷人变富人的第一步。反之,欢迎各位大款抽时间来享受下网络游戏带来的快乐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