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自己人生的方向

标签:
文化信仰人生方向前途专业 |
分类: 灵眼观世 |
希望总在转角处,生命不可轻放弃(六):如何确定自己人生的方向
《海外校园》主编施玮和职场专家李良达、心理咨询师谷文玲教授,共同制作《希望总在转角处,生命不可轻放弃》七期节目,谈自杀现象的心理原因和外界原因。本期重点谈:如何确定自己人生的方向。
前两天我们谈到人生的意义何在,也谈到如何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今天我们要继续谈谈人生的方向。
http://www.bjaccp.com/UploadFiles/JYMX/2011/12/10422.jpg
这个话题特别是许多年轻人所关注的。很多的年轻人在念大学的时候都非常茫然,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学习什么专业,将来应该从事哪方面的职业,那到底人如何来认识自己、来确定自己人生当走的方向呢?
现在年轻人最大的苦闷就是关于 人生方向的问题,因为人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人会有一种自我探索的倾向,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更深地了解自己,也会更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想要走的路,但是当你跟 你的父母亲、跟你的学校老师提出来你想走这个路的时候,多半的时候爸爸妈妈、学校的老师会跟你说此路不可行,走这个路将来没前途没出路,没饭吃,等等,所 以你的人生方向就开始迷糊了,渐渐你从初中、高中,到念了大学,你的思考更成熟了。你看的社会层面更广这时候,你就发现人生可选择的方向很多,于是你就更 迷失了。在初中、高中阶段,是你想走的路和学校老师、家长希望你走的路有冲突,让你迷惑,那个迷惑还好,只是往东走还是往西走,两条路选一条路。可到大学 以后就不一样了,由于你接触太多,尤其现在信息非常泛滥的社会,信息量非常高,非常大,你接触到太多的信息,你发现凡事都可行,你发现你有几万条路你可以 选择,所以结果你就更迷失了。这是现在年轻人更大的问题。而这样的迷失其实让很多年轻人最后把他的人生放弃,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我究竟该走哪条路,谁能保证 我走哪条路我一定对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来思考“如何找到人生的方向”这个问题。
其实现在我们是活在一个非常多 元性的时代,非常多变性,各样机会都在那里,我们没有一个观念说,什么样的观念从一般的来说有一个大方向。一般人想自杀的时候是因为他这条路走不下去了, 我们要探讨的是,是不是就只有这一条路呢,还是条条大路都可行?那么是不是只有一个方法才能到达你要达到的目标呢?要找到人生的方向,要让他看到不是只有 一条路可以走,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有太多种不同的变化的方法可以达到类似的结果,一定要让他们觉得有选择,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教育界,也有一个教育就是多 元化的智慧,现在不再是智商是一个唯一的智慧,有的人就正好会考试,有的人就怎么考都考不好,但他是不是比较没有智慧呢?不是,因为他可能手比较巧,他就 是不会考试,所以我们要让大家知道你的价值不是在于说只有一种定位的方法、一种表达的方法,他就比较不会钻牛角尖了。
谈到找人生的方向,我想这里面 有一个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张力。其实学什么专业不是那么那么重要,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和我父母他们那个时代是不一样了,比如我父母的时代是你进入哪个单位,可 能老死也就在这个单位了,所以当你选择另一个专业,你的一生都在这个专业里面,选择了一个地方,你一生都住在这个地方,但这个时代不是,这个时代很多的专 业在层出不穷地出来,比如说,像很多在老年人心目中什么淘宝店主、街拍都不能算正当工作,但其实你上网看看,做一个淘宝店主做一个街拍者(就是在街上为那 些杂志各个媒体拍照片),还有很多很多的职业,都是非常好的一个职业,只是你不能接受。在大学里面肯定没有淘宝店主这个专业,也没有街拍这个专业,所以我 们在读书选择人生方向的时候,你要知道是可以边走边选的。
比如我(施玮),从小文科 就很好,但化学非常差,爸妈都是搞化学的,所以父母就觉得一定要学了化学才有出路,那后来我当然就学了化学,学得并不好,一开始学的中专,但我最后走的 路完全不同,后来转了文学,在复旦读中文系,然后到美国读哲学,读宗教,现在读宗教文学比较等。这条路渐渐走通,不是说一开始选定的,而是在过程中。如果 你以平常心来对待,并且你跟随上帝的带领,也可以跟随最自然的、神放在你里面的一个兴趣,你会渐渐走通一条道路。
http://pic9.nipic.com/20100831/5203132_132607759398_2.jpg
那回头来看,父母让我学理 工科是不是错了呢?当时让我读的那个专业根本就不喜欢。但我现在觉得读一个专业只不过是那一个阶段,作为一个作家,但做别的事情非常有逻辑性,正得力 于我当时学的理工科,这种逻辑的思维思考得到了训练,并且在最初搞文学没有生活之忧。我从小爱画画,今天开始成为一个画画、开画展的人,但我并没有走一条 专业的画家的道路去学画,因为很多专业学画的人出来后,他思维被捆绑,或者还有生存的问题,反而走不通一条道路。很多作家都不是学写作的,画家也未必是学画 的,那么很多大的老板、成功人士也不是学经济的。其实我们要找人生的方向,并不是说要找一个特定的工种,给自己全部安排好,而是让自己得到一种训练,这种 训练你要跟随你人生的自然状态,不要总是后悔过去,却要当机立断地选择新篇。
很多年轻人在讲到如何找到人生 方向他思考的是ABCD,我有四条路,我要走哪一条路?其实错了。你不管走哪一条路都好,是你走上去以后,全力以赴,是那个过程比较重要。你走到B,你全 力以赴,后来发现你人生不是要B,你再转到A很容易,因为你在走B的过程,你学到一个方法论;第二,你已经训练自己一个正确的态度,我选的这条路我就全力 以赴,所以我要鼓励年轻人,你要鼓励自己去找你人生的方向,但是你也不要僵化,如果你这条路走不通,不是你人生就没有出路了,你还可以转到别的路。你20 岁到30岁学这个专业,到30岁再转这个行业,你会认为这是浪费,有某些程度是有些浪费,可是你在这20到30岁你在全力学某一个专业,你已经训练出一种 专注的态度,你已经学习到一种学习的功夫,这两个东西在你转到另外一个专业,可以让你很快就进入状况。你这一生就不怕学习任何陌生的专业,你这一生都不怕 从头学习的挑战,所以你这一生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们谈到找到人生的方 向,我们没有办法给各位说,你可以很快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可是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什么样的路,不管你是自动的自己选择,还是你被父母亲逼的去选择这 一条路,或者被外在的环境逼使你走这一条路,你就记得:全力以赴地学习,就是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条路不对,你还可以转进别的路,但是你那个态度正确你 这一生就会发挥到很好。
http://s16/mw690/49211671gb7a19969919f&690
我觉得现在年轻人他们问很多问 题,事先想很多,但是尝试的努力不够。比如你如果不念这个科、这个学校,就不知道会不快乐,你去念了就知道。也就是说,我要鼓励年轻人你去尝试,你不要老 问问题。现在年轻人因为网络发达,他们老在网络里面问这个专家,问那个专家,问了很多问题,你收集了很多信息,你没有尝试过,你还是不知道。“春江水暖鸭 先知”,鸭子跳到水里,它就知道水暖和不暖和,春天来了没有。
第一,你去尝试了不对,再修正。
第二,用务实的思考,就是父母 亲师长们提醒你的,都是比较务实的,就是你要先有饭吃,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这个社会主流价值比较能接受的,但是不是要放弃你的梦想。因为你务实的思考,是 你念完大学出来,你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你比较容易在这个社会存活下来,存活下来以后你有个梦,你再利用你业余的时间,慢慢来盘算,因为凡是梦想,都不可能 太快达成的,所以你可以用一生的规划来朝这个梦想迈进。
第三,但是在这务实的思考里 面,你至少要有一点点的兴趣,如果这个务实的思考里面那件事是你完全没有兴趣的,那是不可能成功,你就不要思考,但只有一点点兴趣,就值得尝试。你只要先 求活下来,至于你真正远大的志向,你真正人生的梦想,你最有兴趣那一件事,可以在10年后20年后去迈到那个目标,可是你现阶段是先活下来。
做生涯规划有个认证。有四个人 格特征、六个素质是不大会改变的。有的人是内向的,有的人是外向的,有的人是主导性比较强的,有的人是被动的,有的人是服从的,这个是人格特质。第二个是 兴趣,第三个是技能。兴趣和技能不是同样一件事情,我也是很会做一件事情,但是我不喜欢做;或者我很喜欢做事情,但是不一定很叫座,没有市场。第四个是价 值观。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兴趣、我们的人格特质、还有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使我愿意早上爬起来,而且甘于晚上很晚睡觉,乐此不疲的,这是我的价值观,虽看 不见但会使我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或所做的事情有意义有价值的。这四个方方面面来看的时候,比较容易找到一个也许可以养生,生存下来,然后可以有一点点的 兴趣,然后从这里面变成一个跳板,将来可以把那个变成真正一个嗜好和兴趣,慢慢能实现的一个过程。
现在很多人都想一步登天,举个 列子:奥巴马总统就职的时候,他太太第二次又穿那个华人设计的礼服,杰森.吴才30多岁,从台湾来到美国做设计师,照理来说,一个美国总统本度就职典礼, 晚上穿的礼服不会选同一个设计师,更谈不到是30岁以下一个中国移民来美国的一个设计师,他自己都跌破眼镜,他自己都大呼不可能,怎么四年以后还是选他设 计的衣服?为什么他会被选上呢?其实照人格特质来讲,他并没有所谓的那种很外显的特征,他是很害羞、很内向的。多少名人送礼服给总统夫人,她为什么会选了 他的衣服呢?就是因为这个设计师用心。他不见得很会说话,但他也用心。他出奇制胜,所以连着两次总统夫人都选了他设计的礼服,他一炮而红。四年前就一炮而 红,这一次又被选上,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所以我觉得成功的特质跟选职业的时候不是一个死板的定向,人生是多变化的。
我记得多年前有一个男孩子他从 小喜欢玩芭比的洋娃娃,妈妈就很担心,整天都给那个瘦瘦高高的小模特穿衣服,想着是小男孩就算了,没想到到十几岁的孩子给模特穿衣服,他妈妈就真的担心说 这个儿子是不是有同性恋的倾向。还好这个妈妈做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把这儿子后来送到巴黎学习服装设计,后来这个孩子就变成帮芭比设计中国服装的一个很出 名服装设计人。我觉得换一条思考的方式,就不是用一个定型的方式,这样才可能会成功的话,我觉得方向就比较有空间值得去探索。可能会找到一个你从来没有想 过这么好的一个事情,是我们以为走到绝境所看不到的。
讲到选择职场,理想和现实之间 你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那怎么说呢?很多喜欢艺术的年轻人,都喜欢孤注一掷,就是把自己整个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就像押宝一样、像赌博一样押在某一件事上,所 以我想和这一类的年轻人说,比如艺术这件事情,我看过太多终身做艺术都做不出来的人。艺术它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天赋,还有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人生阅历,你不 是坐在家里就写出来或者是画出来的。你是要有人生阅历的,另外就是你有天赋,一般是不会被埋没的,但是你很有可能没有天赋,只是你的一个梦想,那这个时候 你可以选择一个。比如画画,可以学习一种可以谋生的绘画,同时你在学习这些绘画的时候你肯定会学习那些绘画的技巧,可以帮助你得到最基本功的训练。所以你 一边谋生你也可以画,当你发现你确实有这个天赋的时候,那你能够放下你那个谋生的手段还是可以的。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孤注一掷就成功的,但未必这个 幸运临到你。还有一点在他们没有成功之前,所承受的压力和辛苦你能不能承担,如果你觉得我肯定能承担,那你就无怨无悔,等到有一天你完全发现自己真的不行 的时候,你不要埋怨这个社会对你的不认可。因为说实在的天才是少的,平常人是多的。
“希望在转角处”这句话非常好,因为常常我们不肯转弯,而你说命运也好,你说看顾你的上帝也好,他却让你走到丁字路口,就是绝望之处,使你不得不转弯,而希望就在那等你。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人生的绝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