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四个条件必备其一

(2011-03-04 13:30:53)
标签:

北京

市场价值

商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危险的生活

创业是一个当今最为热门的话题,一是因为很多人大学毕业就失业,叫形势所迫;二来是因为媒体的炒作,让我们每天看到一个又一个创业成功者的案例,叫形势诱惑。但是,实际上,创业失败者的比例远远高于成功者,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企业生存7年以上的只有4%,那就是说,96位创业者7年内倒下了。

汇才猎头“经理人价值提升主题沙龙”每期都会来几位专家级人物,包括北大纵横、清华商学院、联想等。交流中大家经常谈到“创业”这个热门话题,某位专家提出一个观点:让所有的大学生都去创业,经过了创业失败,就会珍惜工作的来之不易!哈哈,我未直接反驳,只说了一句“您真是学院派”。

2010年3月份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俞敏洪提出自己的观点,不主张大学生毕业就创业,我个人赞成他的观点。让大学生毕业就创业,通过创业失败而珍惜工作,这种观点类似于非要将正常人先去进行一次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生活体验,然后再过正常人的生活一样。如果此理论成立,并以此类推的话,应该先将有犯罪倾向的人都抓起来,蹲一年监牢,再放出来就知道自由的可贵了,所以就不会再去犯罪。

这几天在读一本猎头方面的书,也谈到了企业成功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资源、模仿、关键地方敢花钱、坚持等。其实,每个成功或失败的企业都是各种因素组合而形成的最后结果。我一位哥们儿,一直在国有企业做行政管理,他哥是大连一位汽车经销商,2002年在北京设分公司,请他来担任北京公司经理,那几年做进口汽车贸易,用他的话来说“能拿到多少许可证就可以卖多少车!”并不是他要去找客户,而是客户请他吃饭、交定金排号等着提车,只用二年时间,这哥们儿给兄长上交多少钱不知道,他自己赚了一千多万。这哥们儿如果也算成功,靠的是什么?我太了解他了,除了“机遇”,什么也没靠上。他即不懂管理、也不善于营销、也没有资源、当时他更没有一分钱投资。

好景不长,2004年起,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发生变化,加入WTO和汽车供给量的加大。汽车卖方市场结束了,这哥们儿的好日子也随之结束了。按说,已经完成了一千万资产积累的人再做什么生意也应该算不低的起步了,可这哥们硬是5年不“开胡”,甚至连“上听”的牌都没有打过,每年几十万元的家庭生活开销,一直就这样“煎熬”着。我不知道如何定义他,算成功还是算失败。

我的体会是,创业并不合适所有的人,成功也并非只能靠创业。打工皇帝唐峻不能不算成功人士吧?还有那些年薪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金领们,都应该算成功人士,他们却都没有自己创业。

哪些人适合创业?我觉得,非常想按自己的意愿做事,而且这种意愿无法在其它的平台上得以实现,那么,你可以考虑创业了。很多人创业是被逼出来的,黄光裕如果不去创业,他一个初中文化的人,基本只能从事体力或技能劳动,几乎没有进入金领阶层的可能,这是学历歧视;马云、张朝阳,虽然拿一个海归的学历回国,就形像来说,当个白领都会很困难,这是相貌歧视;再说我这位已经赚了一千万的哥们儿,离开了国企,进入民企的话,可能一千元底薪的销售工作都很难找到,他不创业根本没有出路。

再回到大学生创业的话题上,如果社会平均创业成功率只有4%,那么,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可能只有0.4%,也就意味着99.6%的创业大学生几年后要背着沉重的债务重新进入打工行列,困难家庭的可能就面临娶不上老婆甚至吃不上饭的问题。

中国的企业融资环境相当恶劣,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我觉得只有具备下列四个条件其中之一者才可以考虑创业:

1、资本优势。老爸是亿万富豪,先给你几百万练练手;或者你有一个超级的IDEA,一纸商业计划书就拿来了几百万美元投资。西安有家公司做电脑桌面广告的,几年前创始人就是凭一纸商业计划书,先期就拿到了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哥们当年只有25岁,从形像来说,如果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不把他当民工至少也当一个力巴,他是学汽车专业的,对计算机也不懂,找了一位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合伙人,拿到投资就创业了。

2、资源优势。如果你的亲属有在联想、中国移动、中国银行等著名企业担任CEO的,至少是说了算的一位副总裁级人物,随便接一个服务外包,那你也可以考虑创业了。几年前认识一位美女,和某部门领导有非常好的关系,每年搞几次公益的展览展示,千八百万利润就产生了。

3、知识产权。当然是必须有市场价值的知识产权。现在国内每年申请专利的数量剧增,但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并不很多。如果真正有市场价值的专利,不愁没有投资。

4、个人资源和能力。这是小资本创业必备的条件。也就是说,你几乎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级人物,而且对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也不陌生。国内许多智力服务行业基本是靠这项优势来创业的。其实,并不在于学历有多高,关键是行业经验够不够丰富。国内每年的大型糖酒会上都会请一些业内专家,这些酒水行业的专家,有的连高中可能都没毕业,但就是在酒水营销渠道上摸爬滚打了多少年,加上自己的聪明和悟性,为这个圈子的企业提供营销咨询服务,每年可能营销额也不高,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但公司活得也算滋润。

读过一本关于创业的书有一个观点:创业需要的各种要素中,最不重要的就是钱。就是真有人给你投钱,而你不具备创业潜质也很难成功。我曾工作过的一家科技公司,老总是博士,又在国内某知名企业担任过副总裁,凭着这些光环,先后三期融到民间资本2000万元,可这位博士只让公司存活了4年。

创业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当然也为了赚更多的钱。因此,没钱才想要创业,如果你已经很有钱了,还创业干什么?到马尔代夫或夏威夷去晒太阳肯定比创业要舒服的多。

当然,如果你只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开个小卖部或开个小餐厅,或投几万元做某个产品的销售代理,对于即无专业特长又缺少人脉的个体户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