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一家的北漂(十五)安居乐业

(2020-12-24 18:16:35)
标签:

刘称莲

北漂

分类: 人生感悟

我们一家的北漂(十五) 安居乐业

 

1996年年底到1997年年初,我们部门很忙碌,因为创刊号要从我们这里出。我因为每天下午要早走一点去接孩子,经常感觉很愧疚。有时候手头活特别多需要加班,就会让公司里不忙的小同事帮我去接孩子。

我发现我的模式就追求自己认为的完美,当没有做到的时候很容易就感到愧疚。

当时我跟公司领导做了申请,他们也同意了我可以早一点接孩子。我每天早晨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人,为了多做一点,我一整天都非常卖力。就算这样,我每天走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在搞特殊,特别尴尬。

这些表现就是从小到大遵守 “听话”的生存法则导致的。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长大在单位听领导的话,如果出了这条轨道就会觉得自己没做好,根本不需要别人来批评,自己先鞭笞自己了。所以那一年多,我一边尽心尽力照顾孩子和家,一边又对公司愧疚着。

偶尔公司需要周末加班,我就一定会把孩子托付给先生,去弥补平日公司对我的好处。但先生不会做饭,我去加班的时候,他们爷俩会玩得特别开心却会忘记了吃饭。有一次我加了一天班,一回家女儿就告诉我“妈妈,我好饿!”当年我们住的那个地方有一个小餐馆的,不知道为啥那天他们爷俩竟饿着肚子。

就因为先生不会做饭,我要加班的时候,就总是惦记着女儿吃没吃饭。

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很多家庭不让男孩子学做饭,结果男孩子长大做了爸爸连自己孩子的饭都做不了。其实不是做不了,是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给孩子做饭吃的。女儿上小学后,我要是不在家,先生会变着花样给女儿做吃的。

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北方的很多地区,男孩子是不被教育做家务的,而是被告知洗衣做饭是女人的事情。因此很多男人就觉得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甚至有些男人做家务会感到羞耻。可是在现代社会里,尤其是大家都上班的家庭里,女人在外面打拼跟男人同样辛苦,甚至有的女人比男人还要辛苦。在成长型的关系里,原生家庭没有完成的学习,就会在核心家庭里完成,最终达到改变。如果依然抱着尊卑思想不放,就会发生冲突,影响关系和谐。

 

房东大妈每天晚上1000锁大门,锁门之前,她会在院里走一圈,看看谁家还有人没回来,就会把大门钥匙给了谁家,她就休息了。

那时我周末加班很晚回不来,先生就会拿着大门钥匙等我回家。有一次工作太多,晚上一点多才到家,先生实在困得不行就睡着了。我敲大门他听不到,我转到离我们那间房子最近的墙边叫他也没听见,最后还是房东家的大女婿听到敲门声才给我打开了门。

一个人半夜在院子外面又急又怕,过去了二十多年,这一幕一直非常清楚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998年,先生到媒体工作,他就要经常参加各种会议,或者采访赶稿等等,就会经常回家比较晚,就变成了我经常在晚上拿着钥匙等他回来给他开门。

当年没有电话,房东家的那部电话就是大家的共用电话。先生如果晚上回来晚,他就会给房东家打个电话告知,我便知道他要回来晚了。

 

先生在财务软件公司做市场策划和产品宣传,需要撰写各种软文在媒体上发表。刚开始他借助的资料就是公司的几份报纸,后来开始陆续买书阅读。他告诉我公司楼道的复印机旁放着很多报纸,他每天除了阅读当天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和各种数据之外,也几乎把那些过刊都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读报、读书,先生书写的关于公司的文字越来越多,他的文章的观点也越来越有深度。

当时先生不会用电脑打字,稿子都是写在稿纸上,写完修改好,交给公司打字员录入再打印,然后投稿到各大媒体。

1997年冬天,他连发几篇大稿。其中一篇上万字的文章名叫《联合起来,迎接世纪之战》被刊登在《中国电子报》的头版头条,《北京科技报》则分三期连载,一个字都没有修改。

因为他是中关村的新写手,很多人并不认识他。看他的文章观点犀利、文法凝练,报社的编辑们还以为他是一个做研究的老人。他去电子报社领取稿费的时候,大家才惊奇地发现他还是个年轻小伙子。

正是因为这几篇大稿,电子报社的领导看中了他,把他从财务软件公司挖到了报社,随后他又做了两年的媒体记者。

 

过了国庆节以后女儿愿意去上幼儿园了,我们就放松多了。那个幼儿园的老师会教小朋友们用手绢折叠各种造型的小玩意儿,我给女儿买了好几条小手绢。她每天回家就折啊折的,会变出各种花样来。

每天从幼儿园接上她,她就在我后面的幼儿椅里念念有词给我背儿歌。我记得她学会的第一首儿歌是:“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请妈妈快坐下。妈妈妈妈辛苦了,请喝一杯茶呀!”

有一天我去接她,幼儿园的老师激动地告诉我李若辰竟然写了一个“李”字,对女儿的赞赏溢于言表。

学写那个“李”字,纯属偶然。国庆节后,幼儿园要换厚被褥,我就在缝好的被褥角上绣了女儿的名字。她问我为啥要绣这个,我告诉她那是她的名字,绣上名字后老师就知道这些东西属于她,别的小朋友也不会随便动她的东西了。我还告诉她,以后她会写字了,就可以在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听了我的话,女儿当时就要学习写她的名字,所以就先学会了写“李”字。

 

我们一家都喜欢读书,先生的热爱最强烈,可那个时候我们又没有钱买书。

因为住在北大附近,我们就总去北大里面去玩。后来就发现了北大每个周末都会有旧书市场,里面不乏好书。从此以后我们就经常逛到那里淘一两本旧书回来。但是北大里面的那些书都是成人的书,并没有适合小孩子看的。

有一天先生下班骑车路过北大西门,看到公交车站的旧书摊上,有小朋友读的书,而且很便宜,他就一下子给女儿抱回来好多本图画书,有的书上还写着原来小主人的名字。后来,那个旧书摊上只要又不同的童书出现,先生就会买回来给女儿。

我记得很清楚,先生拿回来的书里有一本叫《逃跑的煎饼》的绘本,女儿特别喜欢,让我反复给她讲,一边听一边笑。我当时不懂儿童心理,对绘本也没感觉,不知道为啥绘本中总是反复出现同样的句子。但是女儿喜欢不得了,每天让我给她读。后来她就学会了《逃跑的煎饼》中重复出现的那句话“你想得美!”并且总能在适当时候准确地用出来。

现在我知道跟童话故事比起来,绘本除了画面更加精美之外,那些简短又重复出现的句子,对小朋友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惜那个年代我们接触到的绘本实在是少。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该感谢那个旧书摊,女儿才读了那些优质的童书。

这些书中还包括女儿钟爱的《米老鼠》杂志,上小学后我们为她订购了这本杂志,成为她每月的期盼,直到小学毕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