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姐姐”想要在关系中乘风破浪,首先需要“丢盔弃甲”

(2020-07-02 10:40:55)
标签:

刘称莲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婆媳关系

陪伴

分类: 人生感悟

“姐姐”想要在关系中乘风破浪,首先需要“丢盔弃甲”

刘称莲

 

 

今夏最火的综艺节目莫过于《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了,该节目612日上线,短短时间内,“乘风破浪“就成了高频词,随处可见。

对这个栏目的名字好奇,我特意下载了芒果视频追了一些片段,首先看到的是如此的介绍:该节目将通过呈现当代30位不同女性的追梦历程、现实困境和平衡选择,让观众在过程中反观自己的选择与梦想,找到实现自身梦想最好的途径,发现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的选择。


“姐姐”想要在关系中乘风破浪,首先需要“丢盔弃甲”


令我汗颜的是,节目中“姐姐们”虽然都30+了,绝大多数都很有成就,而我熟悉的竟然不超过一个手的手指头数。

是我老了,还是我太不时尚了?这些年我是不是过得太正经了哈?

聚光灯下,那些年轻的“姐姐们”(除了宁静、钟丽缇、王伶俐啊)的精神的确让人赞叹,同时几个关键词也进入到我的心里:努力、勇敢、真诚、合作……。

她们之所以能在各自的角色里取得成就,这些真是基本要素啊!

其实,不光在职场或者秀场,女人在家里也需要乘风破浪,而且在家里乘风破浪难度更高。

今天我想讲讲我在家庭关系里的乘风破浪故事。

 

(一)做妈妈的真实

 

我一直自诩是个好妈妈,我自认为把女儿培养得很优秀,跟女儿的关系也很好。很多年,我都感觉我们母女像闺蜜,无话不谈,从生活琐事还到事业和学术,我们更像是伙伴,有很多的共鸣和互补。

然而有一天,我和女儿聊天,聊着聊着,她就爆发了,一边哭一边大声地例数从小到大我对她的“摧残”。

“我一直想养一只狗,你就不答应我!小时候我把一只小猫抱回家,你狠心地又把它抱到了楼下!非典时期,你把我的小兔子放到绿园,最后不见了!“

“你现在还天天催我打扫屋子,你知道我有多忙顾不上吗?你是洁癖,也要我像你一样!”

“我告诉你,我达不到你的期待!“她用手比划着高处,”你希望我是这么高,我只有这么高“,她又用手比划着低处,继续说:“我达不到你的要求,拜托你以后不要再给我提那么多的要求了好不好?”

还有更强烈的:“你每天给家长讲要接纳孩子,我怎么觉得你并不接纳我啊!你不停地让我做这个让我做那个,不就是在告诉我没有你想象的好吗?“

听着女儿的“控诉“,我哑口无言。她说的都是实话,这些事儿我的确都做过。有些所做我不知道对她造成了伤害,有些所做我明明知道会让她伤心,也依然做了,有的是因为我有无奈没办法满足,有的则是我想要的界线。我的初心于我是好的,对她则感觉被伤害、被控制。

我没有为我自己辩护,我允许她把她所有的不满都说了出来,我跟她说:“宝贝,如果我说抱歉可以让你舒服一点的话,我想告诉你,真的对不起,我让你从小到大受了那么多委屈。”然后,我接着告诉她:“宝贝,妈妈实在很有限,咱家里的条件也实在很有限,不可能事事都让你满意!

虽然我如此说了,当时也表现得很平静。但我仔细觉察内心,还是感觉到丝丝失望、羞愧和对自己的不满意,好像 “榜样妈妈”、“教育专家”、“最美家庭”这些人设都要崩塌了。

虽然我总在给家长讲无论你做得多好,孩子都会有不满意的时候,无论孩子表现怎样,家长也都会有不满意的时候。可真正到了我身上依然会感觉不舒服,好像并不能坦然接受孩子对自己的否定,也希望孩子如自己所愿是完美的。因为那些Title,我必须要做到完美无瑕,而事实是永远都有缺憾。

我意识到,我又装了很多年,为了做个好专家、好榜样,我必须呈现光鲜的那一面,而不能呈现不尽如人意的那一面。这些都是装给外人看的,自己内心并没有那么顺畅。

我知道,是时候丢盔弃甲,做回真实的、完整的我自己了,最起码在自己的内心和亲密关系里呈现全然的自己,而不拧巴着做人。这样想着,就放松了很多。

 

(二)做妻子的界线

 

我的“装”并非一天两天,因为这是我的模式,好在我一直在成长中。

结婚后,为了做个好妻子,我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做饭、洗衣、收拾家,都是我一个人的事儿。

天长日久,在关系里形成了模式,先生不知道如何洗衣服,不知道厨房的碗筷都放在哪里。我如果出差好几天,他就在外面吃几天;衣服就一件又一件穿,直到穿得再也没有穿的了,才会开洗衣机;我走几天,都不待打扫一下房间,我从外地回家地板上都能踩出脚印来。

在夫妻关系里,我做了一个小男孩的妈妈,把一个男人照顾得啥也不会做了。而且还一边做一边抱怨,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吵一架。吵一架过后,继续如此。

有一次,我做了个梦,梦到我在一辆大卡车上。车下一个农村妇女手牵着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并把小男孩交给了我。这个梦就是个象征,也让我惊醒,原来在我的潜意识里,我接替了婆婆,来做了他的第二个妈妈。

在第二天的心理学课里,我哭着把这个梦讲给了我的老师贝曼博士,他跟我说:“停止做你先生的妈妈,从现在开始就停下来!你先生找的是一个太太,而不是妈妈!“同时他也提醒我,“这是一场爱的持久战,你要做好准备,因为对方已经习惯了享受照顾,他也许并不想长大呢。”

从此我艰难地在婚姻关系里从“妈妈”的角色退到妻子的角色里,和先生立界线,做平等的二人关系。我慢慢不给他洗袜子洗内衣,跟他讨论家务的分工,比如我做饭他洗碗,等等。起初先生非常不适应,甚至跟我大叫:“你去告诉你的老师,就说他把我的妻子教育得不爱她的先生了!“我依然艰难地坚持。

我坚持用萨提亚模式的一致性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我会告诉他:“我一个人做这么多很累,心里也不舒服。我希望我们彼此可以分担。”

学习过萨提亚的人都知道,一致性是多么难。那要打破平衡的呀!

很多时候,当先生又像小孩一样“耍赖”的时候,我就会“原形毕露”,又会回到从前。比如,他又会像过去一样,把内裤堆好多不洗,我不能忍受到处乱放的脏衣服,就会又帮他洗了。做了后,又觉得不对劲。后来,我想个办法,买了两个收纳筐,一个放袜子,一个放内裤。不洗就放在筐里,并忍着不去过问。这样的界线建立起来以后,再配合温柔的言语劝说,改变后来就发生了。比如我会跟他说:“老公,袜子的味道实在太冲了,整个屋子都是臭的了,脱下来就洗了吧!“我只是描述事实,并没有责怪,他果真开始脱下来袜子就洗了,直到今天。

我们开始看见并尊重对方爱的需求,满足对方的同时也不亏待自己。我俩都希望对方的陪伴,但期待的方式又不同。于是我们商定,我可以在周二陪他看电影,他可以在周一陪我逛公园。之所以周二看电影,是因为各大影院周二都半价。因为我俩都不用坐班,周一公园人比较少,所以选择了周一逛公园。

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依然做家务多些,但委屈少了,他也开始懂得欣赏和感激,逐渐学会了在言语上夸奖我。

我的身心平衡建立了起来,我们的关系也就变得和谐了。

 

(三)做儿媳的坦然

 

为了做个好儿媳,每次回到婆家,晚上多累我都要坚持到所有人都睡了,我才会回自己房间去睡。

每年过年回家,我做全家的饭,来了客人我也是厨房忙碌的那个人。看到我这样,婆婆很开心,逢人就夸。客人来了,看见我这样,也会夸奖,说我虽然在外面工作,并没有架子,是个孝顺的好媳妇。

起初听着这些很受用的,所以就一直做一直做,结果就是其他人都可以不用做了。

贤惠、孝敬,这是我从小被父母教导的美德,却被我用得变成了委屈自己的规条,眼里只有他人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这些表面看上去的贤惠,其实是有所求的,就是要大家的夸奖,可以在婆家人那里落个好名声。因为并不是心甘情愿,所以,干着干着就会有抱怨出来,内心开始不平衡了。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开始关注自己的需求,也照顾自己的需求了。

晚上,当我感觉到累,我会跟大家说我累了需要早一点休息,然后我就休息了。我发现大家都觉得非常正常,并没有人觉得我这有什么不妥。当我觉得客人来得太多有些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也可以改变过去的旧模式,换些容易做的饭菜来招待客人,好像客人和家人也都能接受。

原来一切都是我在自己的心里为自己设了很多藩篱,不能自由自在地做人。

我不再装,更加真实地做自己了,贤惠、孝顺的名声并没有丢掉,而我自己却感觉舒服多了,我想大家也都感觉自在了。因为我不会为了要别人的欣赏和认可而做,而是因为我爱我自己,从而用最饱满的样子来爱他们。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爱更能打动人了。

 

在关系里,丢掉坚硬的外壳,呈现脆弱,反而会“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http://img60.ddimg.cn/picc/JXxHZBJx670332.jpg


欢迎关注我的我的新书《与孩子并肩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