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追求完美却没有动力,我该怎么办?

(2018-07-09 21:19:52)
标签:

刘称莲

完美主义小孩

中小学考试

分类: 家庭教育

   家长问:

   女儿六年级,学习很好,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可是她很烦学习,不愿写作业,把写作业当做一个包袱,虽然我从来不额外给她布置作业。而且考试前很焦虑,怕自己考不好,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拿高分。孩子倾向完美主义,担心一些事情做不好而不敢尝试,不爱写作业可能也有这方面原因。养育过程中我学习心理学,并没有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能接纳她的情绪。我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不抵触学习,激发她内在的学习动力,怎样让她不害怕失败?

称莲答:

从这个问题里,我看到了这个小女孩的矛盾和冲突:她很烦学习,却因为想追求完美而学习好考高分。

我们来讨论两个方面,烦学习和完美主义。

第一个方面我们来看看她对学习的烦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问几个问题:

是什么让孩子那么烦学习?

学习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孩子来说,她真正想要的和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如果学习带给她收获的同时,她可以有成就感和快乐,估计她会热爱学习。如果学习这件事情带给她的是枯燥、机械、重复的背诵、做题、考试,从中找不到乐趣,那她烦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让我们说得深一点,你知道吗?小孩子的生命能量需要在许多地方释放,心理需求也要在许多地方满足。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建构完整自我需要很多方面的内在资源,比如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等等,而学习只能满足人知的资源。

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也提出了自我环的理论,她认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能量应该包含身体的、情绪的、感觉的、智力的、生理营养的、人际互动的、灵性的、情境的八个方面,而且这八个方面要平衡。如果我们每天只强调学学学,而且就是学习课本上的那些理论和知识的话,而忽略其他方面给予的话,孩子就只发展了他的头脑智力。。

无论是孙瑞雪还是萨提亚,她们强调的都是一个人的发展要完整、全面和平衡。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在各个方面全面得到滋养,她的生命中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那么她的生命便是缺憾和失衡的。而生命的内在需求是强烈要求全面和完整的,当这些内在的需求和外在的不满足相冲突的时候,便会出现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我说的当然是普遍的现象了,如果这位小朋友也是这样的话,我建议家长要开始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没准当孩子的生命完整了,她对学习的态度反而会发生改变,因为他能量的一部分是需要发展智力的。

我们再来看完美主义倾向。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问问题来思考:

这个孩子那么追求完美那么想要考高分,她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她把事情做得非常好的时候她在心理上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满足?

我想她想要的和得到的估计都是被认可、被肯定。也就是说只有把事情做好了她才可以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于是她就拼命追求这个。


    在这一点上,家长要做的是真正无条件爱孩子。不只在学习上他做得好的时候看见她,认可她,别的事情上也可以得到认可和肯定。正如上面所说,孩子体验到生命的完整性,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便体验到了,完整的生命就不会执着于学习这一件事情了。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告诉孩子“犯错误是可以的!”“从错误中可以有更多学习”或“来,我们看可以从这道错题里我们可以学习到啥?”常常这样做,孩子就会放下对完美的追求,从而变得放松起来。 

至于完美主义是如何形成的,一方面也许有天性上的因素,有些气质的孩子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另一方面也许是家长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孩子却感觉到了隐性的要求。比如妈妈本身对自己要求很高,凡事追求完美;或者妈妈对家里其他人(比如孩子的爸爸)的要求很高,或则其他人有类似的表现,孩子只是看着便在自己的内心做了决定——我一定要做最好的小孩。

如果是天性上的因素,家长就要把“每个人都是有限的”“做不好并不代表你不好”等等信念不断植入孩子的信念系统,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让她看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家长有完美倾向,那就真的需要家长先做出改变来带动孩子的改变了。


 孩子追求完美却没有动力,我该怎么办?

扫描二维码收听我的喜马拉雅课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