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第一志愿拼了!中等考生的完美逆袭

(2018-06-13 22:30:49)
标签:

杂谈

【讲述人】李若辰:2011年参加高考,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大附中英语教师。

2011年的6月7号,作为北京一零一中的一名学子,我带着前一晚整夜失眠的黑眼圈,还有一颗提到嗓子眼的、砰砰乱跳的心,忐忑地走进考场。

听到身边穿着各色校服的“竞争者”们互相抱怨这些日子糟糕的睡眠,我心里竟感到不小的释然——原来焦虑到睡不着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大家都这么紧张!

这么自我宽慰着,但心中的忐忑并不少一分。因为2010年冬天,倔强不服输的我在第一志愿那栏写上了“北京大学”。

彼时我的成绩很不稳定,连老师们都认为我的志愿太冒险了。可是在一番犹豫纠结之后,我决定“任性”一次。“不是孤注一掷,但依然要拼却性命。”这是报完志愿我在人人网上留下的一句话——那是我第一次懂得了要为自己的人生和选择负责。

就这样,我在考前的几个月里给自己上紧了发条,几乎一刻不停歇地备考。

我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每个节假日都到大学的教室或者图书馆去上自习;我放下了臭美的念头,经常复习到半夜、困得来不及洗澡就睡着了;寒假时,父母带我到了三亚的海边,我却带着古诗词手册,在沙滩上背一背、写一写……

还记得考前两个月时,我因为想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间太少而焦虑到失眠,难受得大哭一场。最终拯救我的,是一份我熬夜写成的、精确到“天”的“高考倒计时学习计划表”。这份计划表贴在我桌头,支持我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在进度条的尽头,是我人生最大的挑战,挑战的另一端,是我的梦想。

我的高考,可以说是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没有让疼爱我的人们失望,也带给了我四年宝贵的燕园生活和北大中文系的学识宝藏。

告别高中校园7年了,当年那个忐忑着走进考场的我一定没想到,未来的我会以“老师”的身份,再次和高考产生紧密的联系。现在,我肩上的责任重了,担着的是孩子们殷切的目光,和那目光背后或闪耀或平凡的未来。

在平行志愿尚未实行、先报志愿后高考的年代,如果发挥失误、没有考上第一志愿,那么等待我们的可能便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另一所学校,俗称“落榜”。这样看来,我的高考像是一场尤为惊险刺激的赌局。但高考只是一个关卡,通关之后人生还会有持续不断的挑战。

无论何种考试模式,无论结果如何,那些曾经滚瓜烂熟的课文、古诗、公式和定理,大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从记忆中溜走。然而,即使忘记那些具体的知识点,在应对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获得的理解和感悟却可以陪伴一生,帮助我们走好未来的路、成为更好的人。

这或许才是高考赋予我们的真正宝藏,也是它最核心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