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流水账(七)——谷歌和斯坦福
(2017-05-25 00:26:42)分类: 随想随记 |
我们的自驾行是从萨克拉门托开始的。到萨克拉门托为拜访多年的好朋友,顺便也把行李寄存在她那里。感谢好友翘班陪伴,给我们接下来的自驾游提供了很多帮助,女儿也觉得有阿姨各方面张罗,自己轻松和踏实了好多。如此看来,老姜还是要辣许多哈!
是我不经意的一句话促成了这次自驾游的。
好友红梅的女儿在美国上中学,她每年的寒暑假都要来美国照顾孩子,每次她来都会开着车带女儿到处玩,几年的功夫几乎自驾玩遍了美国。3月我和她见面聊天,她的一番美国行的描述煽动了我的心。跟女儿谈起参加她的毕业典礼的时候游玩的计划,便顺口说了一句我们是否可以自驾游。没想到女儿把我的这句话放在了心里,并着手准备攻略,于是便有了这次的自驾行动。
我不得不再次感慨,我的女儿已长大,她非常在意父母的感受,并愿意尽量满足我们。从这几天和她的相处中,看她处处应付自如,一副担当和负责的样子,常常令我陷入恍惚又每每感动于成长。
纳什维尔温暖而湿润,又地广人稀,满眼看到的都是绿色的树和草。而5月的加州则迎来了旱季,茫茫草原也开始枯黄。
互联网人的圣地谷歌公司
从萨克拉门托到蒙特雷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但中间拐道可以探访湾区的硅谷和斯坦福大学,正巧女儿的初中同学小王新进入职Google公司,幼儿园同学并大学校友小宫又在斯坦福大学读研究生。托两位小帅哥的福,我们先去了硅谷,然后去了斯坦福大学。女儿是想让曾经是IT人的爸爸看看Google,又想让现在做教育的我们感受一下顶尖的美国大学斯坦福的文化。
我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中国IT公司的形象,觉得他们的办公室应该像工厂一样,每个工位一台电脑,员工们都低头在写着代码或者处理着各种数据,日日加班到半夜。昨日去Google公司的外围看了看,并在Google的食堂吃饭,和闺女的同学聊天,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Google公司的员工上班并无需打卡,大家可以随时来公司上班,只要把项目工作做好即可,并不需要太多加班。女儿的同学说他每天上午10点多到公司,白天会把工作都做完,从来也没有加过班。
Google公司的食堂就有好几个,只要你佩戴访客卡片,就可以到任何一个食堂就餐,于是每天有很多参观的人来Google的食堂吃饭。食堂的饭有各国风味,炒米粉很受中国员工的喜欢。
Google公司买了许多自行车,自行车的颜色放置在硅谷各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骑行。
从员工上下班的随意性到访客可以随意在食堂就餐到自行车,托小王的福,Google大公司的气派可见一斑。据说这家公司也是学习计算机的年轻人的圣地,连毕业实习能够进入这家公司都引以为傲!
年轻人学习的福地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名声在外,看那些诺贝尔、图灵等等诸多奖获得者的数字你都不得不叹服。国内可以申请到该大学的孩子都需要有很高的素质,不仅要学习成绩,更要综合素质。女儿的同学是北大物理学院本科毕业后被保研在北大继续深造物理的,但读了半年后觉得不甘心,又申请来到了斯坦福读电子专业。他说在斯坦福读研究生比国内要难得多,经常写作业写得非常辛苦。我们去的时候他穿着一件印有“清华大学”字样的T恤,被女儿一眼看出,他解释是因为没有时间洗衣服才最后翻出了这一件穿上的。
我们在小宫同学的带领下在校园里的中心区域走马观花看外表,内心也一样喜欢得不得了。诺大一个校园,除了那些宏伟的建筑之外,自然环境同样非常美。随处可以看到跑动的小松鼠和小兔子,据说还有我们没有碰到的小浣熊时常在各处蹓跶。此行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美国人非常注重环境,而且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作为游客、过客,只能发一些照片供大家欣赏。
(由于网络原因,图片上传困难,回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