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的联结建立了 方有健康的分离

(2016-07-13 18:08:39)
标签:

刘称莲

哀伤告别

尽孝

分类: 人生感悟

爱的联结建立了 方有健康的分离

刘称莲


婆婆胆汁性肝硬化晚期,病情很严重。

最令婆婆不能忍受的症状是时时刻刻、全身每一寸肌肤都在瘙痒,痒起来的时候她老人家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唯有不断地挠痒痒,自己挠不到的后背需要旁边的人帮忙。先生看自己的妈妈受罪,十分心疼。他在京城遍访名医,从全国西医治疗肝病最强的解放军302医院,到全国最好的中医肝病治疗医院佑安医院,甚至也访谈了一些江湖高手,最后的结果都差不多。目前中医给开了中药,在家养护。

嫁入李家20多年,婆婆身上的许多优点都深深地影响着我。非常欣赏她身上的敢说敢当、勤劳、自强不息等等品质,也一直努力学习。闺女小时候我和先生工作忙她也帮忙照看孩子,每次回家她都对我这个“读书人”媳妇多有照顾……看着婆婆身上难受,想着婆婆有一天会离去,眼泪不由自主涌出。于是,尽心尽力地做一个媳妇所能做的。

我的妈妈和爸爸在2010年和2012年先后离世后我经历很长时间的分离痛苦。虽然在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处理过这部分伤痛,我也常常自己来在这部分做工作,可直到现在每当想起来在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没有做过的一些事情,或者说内心的渴望没有满足的那些部分,就抑制不住地难过。

如今婆婆生病,我在和家里的兄弟姐妹有意无意谈起要大家赶紧和妈妈建立“爱的联结”的同时,突然就想到写此文跟大家分享在自己爱的人在世的时候,尤其在TA即将离世之前,作为亲人应该做哪些准备,才可以到最后有一个健康的道别和分离。

在心理学上有“哀伤处理”的概念,通常指一个人在经历一个丧失之后,在心理上逐渐接受并和丧失的对象真正道别的过程。其中亲人的离去就是典型的丧失,也是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处理过程的。

对于老人的离世,尤其是重病的老人,哀伤的处理从TA还在世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但我们一定是从“爱的联结”开始的。

首先就是要接受事实。

所爱的人患了不治之症,这是事实。在我们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总认为所爱的人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不会离开,因此当突然宣告亲人病危起先是无法接受。作为爱TA的人虽然有太多的不舍,也要试着去说服自己,接受事实。只有接受事实,才可以做更多的准备,很好的和TA联结。

第二就是要做点什么。

在所爱的人在世的每个当下,作为亲人就要想想自己一直想为TA做的是什么,赶紧抓紧时间去做。比如有的子女一直想带老人去旅游,或者老人一直有个心愿想去某个地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尽量去做这件事情,以了却自己和老人的心愿。或者老人一直想吃到某种食品,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到这个时候不妨想吃啥吃啥,享受当下的幸福快感。

如果过去从来没有跟所爱的人有过正式的亲密接触,比如摸摸TA的手,跟TA拥抱,赶紧去做。

当我们把想做的都做了,就不会留下遗憾。

第三是说点什么。

如果有憋在心里多年的话一直想跟老人讲,就要抓紧时间讲给TA,尤其是那些关于对他的欣赏、感谢和爱的言语,要讲出来让TA知道。这样所爱的人会很欣慰,在最后的时日里内心会感觉宁静、安详。

最后要给TA机会,把TA一直以来想说的话说出来,尽量满足他未竟的意愿。甚至可以和TA讨论如果想穿衣服的话,TA希望自己“上路”之时穿啥。

我留下的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父亲在离开前的两天让我整理他的寿衣,我认为他不会那么快离开,就没有为他整理,结果在他咽气以后才发现少了一件衣服没有为他准备好。

如果我们在亲人在世的时候都可以把这些都做过了,那么当TA离开我们,就没有遗憾,也会祝福TA在另外一个空间幸福安康。这才是健康的告别方式,而非因为不想让TA离开,就迟迟不肯做这些事情。

最后想说的是,联结爱,才是以健康的方式和所爱的人分离。免得等TA离开了,再去花很长的时间走过哀伤,或者还要找心理咨询师处理这一部分的伤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