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称莲
刘称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05
  • 关注人气:7,5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连载(十)一零一中,就你了

(2014-09-29 10:02:52)
标签:

初中生

刘称莲

中考

报志愿

分类: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一零一中,就你了

 

上哪所高中,让孩子自己做主选择,便是对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况且,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而适合不适合,孩子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上学的是他自己。

北京的中考招生,志愿非常好报,因为实行的是平行志愿。根据录取原则,中考招生采用计算机统一录取,将所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时,依据排序的先后,对全体考生依次录取,排序在前的考生信息没处理完,不会处理下一名考生的信息。对考生来说,录取顺序是从第一志愿到第八志愿依次检索,直到这名考生被某一个符合条件的志愿学校录取或均未被录取才转向下一名考生。

这样的录取规则,考生填报志愿时,只要参照往年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以“阶梯形”的顺序填报志愿,就会被达到分数线的学校录取。考得分数高,会被教学资源比较好的高中录取,考得分数低,也会被适合的高中录取。但如果自己有中意的学校一定要填报第一志愿才能被录取,否则考得好的话,就会被录取分数高的学校录取。

以女儿当时的成绩,如果她考试发挥得好,便可以被海淀区前几名高中录取,比如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但是,女儿当时压根不考虑那几所学校,表示考得再好也要报考她非常喜欢的一零一中学。

女儿三岁刚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就住在一零一中学大门口的一个四合院里,那里离北大幼儿园很近,住在那里本来是为了方便她上幼儿园的。不过那时候,吃过晚饭或者周末没事我们也会带着女儿去一零一中学里面玩,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从学校里的那个门直接进入圆明园。一零一中学其实就在圆明园里面,环境优美,校园占地面积也很大,堪称花园式中学。抑或从那时候起女儿就爱上了一零一中学?但是不幸她小升初的时候没有考进去。

所幸女儿所上的初中是一零一中学的分校,学校的活动有时会在总部搞。一次,女儿作为代表去一零一中学观看了一场中美中学生之间的足球比赛,和同学在校园里走了走,以后便下定了决心要上一零一中学,其他学校再好也不上。用她的话说,“一零一中学真是太美了,在这么美的中学上学心情该有多好!”所以,当时中考报志愿的时候,我和先生考虑到女儿有可能考入分数更高的学校,便试探性地问她要不要把第一志愿报个分数高一点的学校,把一零一中学作为第二志愿填报,女儿坚决不同意,第一志愿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一零一中学。

初中毕业,大多数孩子都十五六岁,应该已经有自己的主意了,家长不妨尊重孩子的选择,我觉得只有孩子自己选择的他才会热爱和珍惜。

女儿上了一零一中学后的第一周就写了一篇非常美的散文《怀念小院的那方阳光》,感动得我差点掉眼泪,虽然写的是她幼年时住在一零一中学门口那个小四合院的故事,却充分流露出她对这所中学的热爱。

她在文中写道:“那段日子,过着朴素无华的生活,没有昂贵的高档玩具,没有宽敞的大房子,但那些亲近自然、无忧无虑的快乐充实了我小小的心房……从那时起,恋上小院里明媚的一方阳光;恋上圆明园的福海清风;恋上一零一——那个爸妈告诉我‘辰辰,要努力来这里读中学’的地方。”

因为选择了她喜欢的高中,接下来的三年,女儿过得非常快乐和充实,最终以很好的成绩考入她梦寐以求的大学。

有个好朋友的女儿学习成绩非常好,本来可以上一所重点中学的实验班,但是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中考时想去一个有绘画特长班的学校,家长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进了那个绘画班。据说,孩子上了绘画特长班后,不仅绘画专业进步非常快,而且保持了一贯的好成绩。如今她非常有信心地告诉父母,她的目标是清华美院或者中央美院。孩子每天都有好心情,又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起来劲头十足,我想实现理想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一位搞教育的老师,她有一对双胞胎儿女。中考的时候,她完全尊重两个不同性情的孩子的选择,让一个孩子上了国际学校,另外一个孩子则就读于传统的中学。于是,一个家庭里呈现着两种教育体制下孩子的不同表现。

女儿上的是国际学校,回家没有什么课内作业,而是忙着到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去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几年下来,原本敏感内向的女儿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上了传统学校的儿子,则每天回家忙着写作业,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如今这两个孩子都高中毕业了,国内传统高中毕业的儿子在紧张备战高考后,考上了国内顶尖的一所名校,在国际学校学得轻松又快乐的女儿收到了英国排名非常靠前的几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选择了她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当别人向我的老师讨教教子经验的时候,她总是回答:相信孩子、尊重孩子、试着放手。我和老师的关系很近,一路看着她从容、淡定地陪伴着一对儿女,我深深地为她育儿的理念所折服。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老师独特教育理念的培养下,她的两个孩子的确各自展现着自己的精彩。

上哪所高中,让孩子自己做主选择,便是对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况且,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而适合不适合,孩子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上学的是他自己。让孩子选择适合的高中也是一次放手让孩子成长的机会。孩子将来还会遇到各种重大的选择,我们不可能永远都为他负责。就算只是一次演练,我们也可以相信孩子有足够强大的能力。让他为自己负责,正如歌里唱的“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