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爱在自由里(转)

标签:
刘称莲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教育 |
分类: 媒体活动 |
|
|||
深圳商报记者 杨 青 刘称莲的头衔很多: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最显著的是畅销书作者——她的《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已经销售50万册。尤其《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在当当和亚马逊等网络书店的排名一直在前5名。最让人羡慕的是她还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妈妈。2011年,她的女儿被北大和港大同时录取。在去年年底新浪教育评出的2013年度榜样家长名单中,她与施钢、李君、林志颖、田亮、张亮、郭涛、王岳伦这些明星家长一起获奖。近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身在北京家中的刘称莲。 “欢乐的中等生”爆冷上北大 刘称莲说当初受编辑之约着手写《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时,女儿正在上高三。编辑相中她写书,只是觉得她女儿是一个全面培育的典型。没想到,书写完了,女儿这个一向以“欢乐的中等生”自居的孩子爆冷,居然被北大和港大同时录取。这下本来是一本示范如何培养孩子全面成长的书,一下子成了培育女儿上名校的成功教科书,这是刘称莲始料未及的。但细读书中内容,就知道刘称莲培育女儿的目的不是名校,而是一个快乐健康、自由包容的孩子。 而最终选择踏进北大校门的女儿李若辰去年也像妈妈一样,拿起笔写了一本《一认真,你就赢了》作为北大师姐给中学生的青春私房话:讲的是关于爱、朋友、梦想和学业,受到中学生们的喜欢。在网上这两本书搭档来卖,对无数家长来说,更有号召力和说服力。 接下来刘称莲推出《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对于孩子刚入学的新手父母来讲,这本书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更有具体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大受家长的欢迎。现在刘称莲的博客和微博几乎成了全国各地父母和学子的救急站,各种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都来求教。去年她挤出时间完成了《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预计今年四月可以与读者见面。 这样她就完成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12年孩子不同年龄不同阶段成长的完整记录,对她而言,既是作为家长的一次回顾整理,更是个人的一次成长。对无数家长来说,这一套陪伴孩子成长的系列丛书,犹如一座座航标,让自己孩子的求学生涯有了一个非常现实成功的参照坐标。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 刘称莲说,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里,她没有一次提到北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她的现实写照。她的理念是:孩子越玩越出色。女儿每天写完作业,有固定的“游戏时间”:不是下去荡秋千,就是爸爸妈妈陪着下五子棋、跳棋或打扑克。一到周末就是全家出行的“家庭日”,逛博物馆、去动物园、看电影、爬山,女儿成了同学羡慕的“最幸福的人”。 小学一到六年级,她女儿惟一坚持下来的课外班就是芭蕾。除了短暂的奥数和作文班外,没有上过任何的课外班。尤其是英语,从小一到高中没上过课外班的她成绩却非常好。原因是她看了大量英文原声电影和不少的英文书。 在妈妈眼里,孩子的智力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五大因素构成的,大自然则是本无字的书,玩耍的过程中女儿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孩子的智力也得到有效的开发。 女儿读初二的五一假期,先生带女儿回老家的山里看星星,上高二的时候,她们一家三口打飞的到内蒙古看流星雨,高考结束后,他们一家三口自驾去了内蒙古,在北京,他们还带着孩子去西祠胡同,听厅堂昆曲…… 刘称莲得出的结论是:孩子越玩越出色。 家庭“邮筒”和BBS 刘称莲觉得陪伴孩子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技巧,要花心思。 女儿上小学二年级的第一学期,老家的奶奶来北京看病,爸爸妈妈忙着照顾奶奶,忽视了她,有一天女儿画了一个哭得非常厉害的小女孩儿,在上面写道:“为什么奶奶来了以后,你们就不管我了?”下面还写着:“请爸爸速回信!” 爸爸回家看到信时赶紧回信解释原因,后来爸爸建议,在家干脆建一个邮局,设立邮筒。写给谁的信就投到谁的邮筒里。刘称莲说,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家的邮局业务非常繁忙,她几乎每周都可以收到女儿的信,有时一周有两到三封。 女儿五年级的时候,他们又准备了一个“家庭日记本”,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写下家里发生的事和自己的看法,别人可以在后面跟评论。这个本子就像他家的“BBS”。妈妈记录自己生病时女儿的懂事和体贴,爸爸给女儿讲数学题的疑点难点。这个存在了两年多的BBS让他们当时与女儿沟通无障碍,过后又成了一本温馨的孩子成长笔记。 他们家还有一本家庭手册,里面是女儿执笔写下的家庭守则。违反守则的人要被在家庭小黑板上公布,还要罚款或罚做家务。有具体的应对方法和可操作性强的细节,他们的女儿执行起来就非常来劲,有目标,有底线。 刘称莲说:女儿考到北大,是一个惊喜。但在我看来,其实是因为她女儿脚下走过的每一步都很扎实,有底气,走到北大也就顺理成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