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好奇心被满足以后

(2011-09-08 18:37:07)
标签:

家庭教育

好奇心

育儿

婴儿

母亲

孩子的渴望

分类: 家庭教育

日前,高三的女儿参加了香港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回来后她告诉我,一对一面试时,老师跟她聊的是昆虫的话题,结果因为她滔滔不绝的讲述,以至于时间到了他们还意犹未尽。她觉得面试的效果非常非常好。女儿之所以对昆虫的话题这么感兴趣,源于她从小喜欢观察和了解昆虫,并且跟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那时候,每天从幼儿园把女儿接出来,她总要跟一帮小朋友在幼儿园对面的草坪上玩一会才肯回家。可是每次到了草坪上,别的小朋友都有跑有跳,或者大家在一起做游戏,女儿总是先跟小朋友玩一会,就开始一个人低着头在草地上东看看西看看,似乎在寻找什么,找到了就蹲下来观看,有的时候一蹲就好长时间。因为好奇,她蹲下来看的时候,我便过去瞧,原来她总是在观察蚂蚁或者其它的小虫子都在干什么。

 

作为家长,我总是希望孩子从幼儿园出来后能够跑跑跳跳,一则可以锻炼身体,二则可以跟小朋友增进感情。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总叫她别老蹲在地上,并拉她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或者一到时间我就强拉她回家,她总是非常不情愿。有一次,我让她回家,她说还想玩一会,我因为急着回家做饭,就强制性地把她从草地上带走了,结果女儿在路上嚎啕大哭。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躺在我身边的女儿问我:“妈妈,下午那些蚂蚁不知道把饼干运到哪里了?”原来女儿下午看到蚂蚁在搬运地上撒落的饼干屑,就一直在观察,想看到它们会把那些饼干屑运到哪里。然而就在她正看得起劲的时候,却被我叫开了。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她还在惦记着这件事。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认识蚂蚁的一个绝好机会,关键是我无情地扼杀了孩子寻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为了弥补过失,我就跟她讲了讲蚂蚁的生活习性,并告诉她,蚂蚁明天还会搬运饼干,我们明天下午可以再去看。

 

第二天下午接孩子的时候,我特意在附近的小卖部买了包饼干。接上女儿后,我就领着她到前一天看蚂蚁的地方,把一片饼干揉碎了撒在草地上。不久,就有好些蚂蚁围了过来,每只叼着一块饼干紧张地忙碌起来。我们“瞄准”了几只蚂蚁,专看它们把饼干屑运往哪里。我们看到蚂蚁们搬着比自己身体大好多的饼干屑费劲地“滚”来“滚”去,最后“滚”进了旁边的一个小洞。过了一会儿,便有几只蚂蚁“空着手”从洞里爬了出来。女儿好奇地问我这些是不是刚才进去的那几只蚂蚁,我告诉她应该是,并给她讲这些搬运饼干屑的蚂蚁叫做工蚁,那些饼干屑被他们运进了洞里,是给洞里的蚁王和蚁后吃的,在蚂蚁王国,蚁王和蚁后专门负责生孩子。女儿专注地听着我的讲解,眼睛却一刻不离地盯着那些来来去去的蚂蚁,并不时地向我提着新的问题。她的好奇心在妈妈的引领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她的一大爱好也被激发了起来。

 

从此,女儿爱上了昆虫。

 

她喜欢在草地上捉那些蹦来蹦去的蚂蚱,我就陪着她一起捉。捉住后,她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抓着蚂蚱的两条后腿,翻来覆去地看,看够了还把蚂蚱放回草地。她还喜欢研究“臭大姐”、“吊死鬼”、“毛毛虫”等虫子。对于草地上的这些小精灵,她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许多时候问得我和她爸爸哑口无言。后来,为了回答女儿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特意买了关于昆虫的工具书,每当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就和孩子一起翻书,直到找到答案。

 

为了女儿更直观地了解昆虫生长的过程,我们家养过蚕,也养过毛毛虫等小东西。每次养昆虫,女儿都要亲自喂养,没事就趴在盒子边上,看着她的那些“小宝宝”从卵变成幼虫,又从幼虫变成蛹,然后成为会飞的蛾子……

 

如今,女儿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中学生,然而她对昆虫的热爱依然如故,只是从过去的仔细观察变成了对它们的保护和研究。看着女儿能够学业优秀又不失掉自己的爱好,我为自己当年及时做出改变尽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暗暗高兴。

 

 

 

                        本文发表于《婴儿母亲》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